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七十五章 一萌到底,無人能擋!(2/3)

作者:呆萌小蘇字數:10294更新時間:2019-01-28 08:22:00

    “旁白君和配樂是腫麽回事,還讓不讓人好好學習了,哈哈哈哈!”

    忍俊不禁間,再一次加深了文字的認知,為什麽我們的文字這麽美,是世界上任何國家地區的文字都無法比擬,這就是最根本的原因了。

    漢字是世界上使用時間最久、空間最廣、人數最多的文字之一,漢字的創製和應用不僅推進了中華文化的發展,而且對世界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大約在距今6000年的半坡遺址等地方,已經出現刻畫符號,有五十餘種。它們整齊規範,並且有一定的規律性,具備了簡單文字的特征,學者們認為這可能是漢字的萌芽。

    關於漢字的起源,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

    當然,誰都知道這隻是個傳,形成係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如果確有其人,那也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

    現代許多研究表明,漢字體係的正式形成應該是在中原地區。漢字是獨立起源的一種文字體係,不依存於任何一種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單一的,經過了多元、長期磨合,大概在進入夏紀年之際,我們的祖先們在廣泛吸收、運用早期符號的經驗基礎上,創造性地發明了用來記錄語言的文字符號係統,在那個時代,漢字體係成熟起來,甲骨文,就是文字最早成熟的標誌。

    祖先的創造力讓人跪服,而當旁白君正經起來時,殺傷力似乎比賣萌還大,

    “甲骨文是中國目前可見最早的成熟文字,有了甲骨文,中華文明就有了記錄與傳承的工具。

    經過演變傳承,從祖先的心裏流傳到我們的指尖。從此,從個體到族群,所有的情感、知識、思想、經驗通過文字一代代流傳下來,中華文明得以塑造和傳揚。

    此刻,我們寫出的橫豎撇捺,曾經一筆一劃地刻在骨頭上。

    因為刻骨,所以銘心。

    ”

    何為刻骨銘心?

    現在,我們都懂了!

    瞬間淚目,抑製不住的激動在心頭上瞬間炸開,頭皮已經完全失去知覺,渾身都在顫抖!

    “啊啊啊啊啊!!!!!!”

    “因為刻骨,所以銘心!”

    “我要嫁給旁白君!”

    “從祖先的心裏流傳到我們的指尖,哭瞎!!!!”

    “默默的把文案抄了下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