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25章 科研輔助係統建功(1/2)

作者:風嘯木字數:7952更新時間:2019-01-28 08:32:56

    清瓷科技科研大樓內,畢野帶領著物理實驗室大部分科研人員,他們正探索著現代物理學最前沿的技術之一,量子無線通信技術。

    華夏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建立量子通信的國家。

    不隻是建立了京滬量子通信固態網絡,可以為軍事、銀行、政府等機構傳遞絕對加密的信息。

    還通過墨子號量子衛星實現了遠程無線量子通信技術。

    隻不過墨子號實現的遠程無線量子通信技術,隻不過是對量子通信可行性進行驗證。

    它們一次隻能傳遞少量的量子,哪怕就是讓量值傳遞密鑰,都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畢野他們現在卻想製造帶寬很高,傳遞距離非常遠的量子無線通訊技術。

    他們之所以有這個想法,就是從隕石中發現的那個特殊的量子。

    這個量子糾纏狀態十分穩定,量子之間不會幹擾,可以大規模的發送出去。

    在發送出去的瞬間,相互糾纏的量子狀態立刻發生變化。

    這是超越光速的通訊手段,當兩個互相糾纏的量子,某一個量子狀態改變後,同糾纏的量子狀態立刻發生變化。

    畢野知道和公司同屬於一個老板的李浩軍工,他們那裏正在研發航發動機。

    這個航發動機的設計者牛征峰,他還來實驗室向他請教一些流體力學的知識。

    畢野估計公司有進入航領域的野心。

    一旦正式進入到航領域,沒有任何一種通訊手段能比得上量子通信。

    哪怕就是現在非常成熟的電磁波通信技術,就是從地球到月球,這個在宇宙中非常短的距離。都需要很長的通信延時。

    畢野盯著眼前的實驗記錄,他是一個非常善於學習的人。以前對於量子技術沒有絲毫的基礎,現在也能看懂一些實驗數據。

    當然了,他僅限於看懂這些實驗數據。設計實驗等工作是由公司招聘的量子領域科學家完成,他是無能為力。

    他隻是負責項目的後勤工作,協調多方麵的人一起為量子通信技術努力。

    畢野看到劉鴻走了過來,這位是公司花費巨資招聘的量子物理學領域人才。

    劉鴻就讀於華夏科技大學,是量子物理學之父潘建偉院士的博士生。

    他是清瓷科技量子通信項目副主任,主要負責量子通信技術的研發。

    劉鴻走到畢野身前道:“老畢,量子通信項目一直就卡在這裏,沒有絲毫進展。

    好不容易發現適合通信的量子,可是由於它本身的特性。

    我們根本找不到辦法,把它運用在具體的通信上。這種特殊量子實在是太穩定了,穩定到我們不能遠距離把兩個量子分開。

    哪怕就是它們可以在十米外通信,這樣找到突破口之後,我也有信心研發出真正的量子無線通信技術。”

    畢野看到劉鴻麵露焦急,他安慰道:“劉,科研工作不是急的事。你才研究幾,就顯得這麽焦急。這種國際前沿技術,我們要有數年之內沒有一點進度的準備。”

    劉鴻歎了口氣,道:“老畢,你的事情我也懂。隻不過先期項目進展很快,我感覺我手下的科研人員狀態很好,我給他們安排好一個項目,他們能非常準確的就能完成這個項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