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30章 文明遺跡(1/2)

作者:風嘯木字數:9530更新時間:2019-01-28 08:33:18

    李浩十分鍾沒眨眼,一直盯著智能機器人發來的照片。

    他身上不自覺流出的冷汗,把羊毛衫都已經浸透。

    這是智能機器人,用微光設備拍攝的照片。

    智能機器人身上的攝像設備成本就1億8000萬,即使在微光狀態下,照片的清晰度也非常高。

    清晰度幾乎能讓人身臨其境,用虛擬光幕播放,能完美地展示出各種細節。

    照片上清晰地顯示出,這是一個有文明活動的空間。

    有旁邊機器人的大做對比,可以看出這個空間有五個鳥巢大。

    不是智能機器人隻拍了一張照片,而是其他地方都是空蕩蕩的,什麽東西也沒有。隻有這個地方有物品存在。

    李浩把它命名為遺跡空間,整個遺跡空間呈現不規則的橢圓形。

    遺跡空間形成了月球的內核,正是由於遺跡空間外形的不規則。才導致月球岩層,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

    智能機器人進入的這個地方,本應該是較厚的地方。

    但由於受到大型隕石的撞擊,形成了很深的隕石坑,才讓他們這麽容易就進入到遺跡空間。

    這裏應該發生重大的事故,四周的邊界或者稱為牆的東西,已經不複存在。

    裏麵顯得很狼藉,大部分的東西都已經被摧毀,隻剩下殘垣斷壁。

    隻有三個基本完整的物體在這個空間矗立。

    一個是位於空間中央,飄浮在空中的盒子。

    一個是空間左側的巨大球體。

    一個是空間頂部,鑲嵌在類金屬層像煙筒似的圓柱體。

    這三個物體之間的差距非常大。

    都不用太過思索,一眼就能看出。盒子和那兩個物體是兩種文明的產物。

    李浩通過經驗判斷,盒子周圍量子波動最為濃厚。

    它應該和自己獲得的眼鏡片,同屬於一個文明。

    而那個球體應該是能量反應裝置,鑲嵌在類金屬殼中的圓柱形物體應該是動力裝置。

    他能輕易的判斷出,就是除了盒子看不懂之外。其他物體展現出的科技痕跡,與人類文明代差還沒有到不可捉摸的地步。

    經過仔細的分析,是能看出來這些物體的大概作用。

    剩下的東西幾乎看不出原貌,但隱約可以看出有文明的跡象。

    整個空間存在較完整的殘骸,就是位於盒子旁的螺旋樓梯。

    螺旋樓梯上還印有花紋,上麵記載著一些連續的圖案,李浩猜測這應該是文字。

    從其他更加破碎的殘骸中,也印證了他的看法。這就是這個外星文明的文字。

    李浩通過這些推測,基本確定遺跡空間不是然形成,它是屬於文明產物。

    這一張照片蘊含的信息非常多,可惜思考一些,就會聯想到令人非常恐怖的內涵。

    科學家們分析月球岩石樣本,測算出月球的年齡為45億700萬。這是迄今為止有關月球年齡的最精確測量結果。

    哪怕是月球岩石是遺跡空間通過在其他吸附宇宙物質形成。

    但月球對地球的影響很深遠,通過地球物理學和古生物學判斷。

    最起碼在三億年前的地球,從古生物化石上分析,那時地球是有潮汐出現。

    而潮汐形成的關鍵就是月球引力。

    從中可以輕易的推測出,這個月球遺跡空間最短的存在時間也有億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