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218節 河穀城建立(2/2)

作者:比薩餅字數:4134更新時間:2020-12-17 12:15:04

    夯土築城可以追溯到商朝,例如鄭州商城就是分層夯築的,戰國時期,城中的高大土台便是用夯土技術做成的,比如桓公台、歇馬台等,那時候的匠工還知道用土質混合石灰麵,這樣築成的城池更加牢固。

    其次是版築技術,版築就是用木板隔擋土牆,再夯打。

    在施工的過程中,如果缺乏木板,也不難解決,匠工常用拉繩方式,在立板立杆的兩側用繩子拉緊,主要就是防止在夯土時兩側的木杆會外脹。最經典的就是唐朝時期的長安城,城牆便是利用版築技術築成,版築技術築城,一般城牆厚度厚,基本都達到了兩到三米。

    再就是土胚了,土坯是人工製作的,比如磚塊模式,土坯比磚塊大,可以砌成牆體,簡單來,土坯和磚塊差不多,隻是現在的磚塊進行了燒製,土坯則沒有,土坯在原始社會就已經出現。

    但凡是建築,土坯始終都是主體,時至今日,很多農村的一些瓦房建築都采用土坯,別看土坯築成的房子,很多房屋經曆千百年始終不會倒塌,還能抵禦雨雪的侵蝕,甚至具備防彈性能,冬暖夏涼,防寒隔熱。

    比土胚更進一步的是城牆最外麵用磚砌,磚都是經過焙燒的,這樣建築成的城牆更加牢固,即使經曆狂風暴雨也不會坍塌。

    南華軍在向金礦進軍的路上的城壘用的都是夯土、板築、土坯技術,但在這裏,他們在距離十裏外的丘陵中找到了石灰礦與黃泥粘土,這兩者是重要的建築材料,石灰在很多方麵能用得上,而黃泥粘土則能用來製磚!

    士兵們不知所謂,軍官們卻很清楚那就是本國的情報部門已經之前來過,真不可思議。

    按照先前的朝廷法度,中國人在非洲不可過摩加迪沙,怎麽可能跑到此處來勘探,找到石灰礦與黃泥粘土?

    還能夠找到這麽好的建城地點?

    地勢險要,有水可漕,進可攻退可守,對於城市初期發展極為有利。

    不過這樣也好,省心省力。

    軍人們自然不知曉除了華人情報員,還有印度情報員、白皮情報員,那個年代由於兩中華如燈塔般閃閃生輝,既有吸引力,又有錢,吸引了大把的異國異族情報員為中國人效勞!

    軍民一起動手,建立城池,他們沿河修建堤壩,還到丘陵裏挖掘泥土,建立磚窯,準備燒磚。

    他們進軍的時間是南非的旱季,有利於開展工作,否則一至雨季,則什麽工作都難以開展。

    甚至在有閑暇的時候,中國人在河邊開墾荒地,準備種田,至少他們已經圈起了土地,撒下菜籽,開始種菜大業!

    糧食、幹肉、幹菜與果醬果幹能夠運來,但沒有一個中國人會拒絕新鮮蔬菜的,所以,種菜,種菜!

    在辛苦中,一座城池的雛形很快就出現了,這熱火朝的一幕落在河對岸灌木叢裏的兩名白皮海塞林克與範尼的望遠鏡中,讓他們大為震驚!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