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十八章 禦史中丞(1/2)

作者:祝家大郎字數:6740更新時間:2019-01-28 09:41:33

    謝昉聞言,答道:“蜀地雷氏製琴技藝最佳,雷氏製琴之術傳承極為久遠,以唐代琴師雷威開始,代代以製琴聞名下,聞名下的古琴‘春雷’與‘九霄環佩’,皆出雷威之手,堪比蔡邕之‘焦尾’。聽聞雷氏有一絕技,可於林間聽樹音,聽完樹音便能知道哪一株可製好琴。隻是雷氏之琴,出產極少,一琴出世,萬金難求。”

    徐傑聞言也覺得這故事有些意思,頗為傳奇。便問道:“謝郡守可有收藏?”

    謝昉聞言搖了搖頭,一臉遺憾答道:“可遇不可求也,福緣不到,求之不得啊!”

    吳伯言已然開口:“謝老頭,且彈琴先,求之不得,你獨自寤寐思服、輾轉反側就是。”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優哉遊哉,輾轉反側。出自《詩經》,本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卻被吳伯言拿來謝昉求好琴了。

    謝昉聽得吳伯言大煞風景之言語,氣得連連搖頭,口中道:“吳兄,過得月餘,我再也不在杭州等你上門了,當真是人生大幸!”

    吳伯言聽到這話立馬正經起來,開口問道:“謝老頭,原道你這般不待見我,可是要躲到外地去?”

    謝昉聞言點點頭,稍有不舍的感覺,道:“嗯,京城文書還沒到,但是我已收到消息了,擢升從三品禦史中丞!”

    禦史中丞,便是禦史台的主官,禦史台就是言官衙門,專門彈劾官員,直諫朝政的衙門。獨立在三省之外,並沒有真正的實權管轄之職責,卻是個監督下的機關。

    吳伯言麵色微微一沉,好友知交有幾人,一年更比一年少。往後謝昉不在杭州了,吳伯言便也真不會再來杭州了。汴京千裏外,兩人都這把年紀了,能不能再見都是個未知數。

    吳伯言陡然有些傷感,口中卻還道:“你到時走了運道,別人當道路經略使的都難以入京為官,你倒是好,一升就是禦史中丞。走之前回家看看,看看祖墳是不是冒青煙了。”

    謝昉便也歎氣,心中有一語,卻是也並未出來,能升禦史中丞,尚書省右仆射吳仲書出力最大,這消息也是吳伯書派人傳到杭州來了。隻是在吳伯言麵前,也沒有必要開口去感謝吳仲書。便聽謝昉道:“此去經年,吳兄有暇,多來汴京。”

    吳伯言聞言,擺擺手道:“不去,彈琴。”

    謝昉聞言也不多,知道叫吳伯言去那汴京官宦之地,是一種為難,對於吳伯言而言,汴京就如一種束縛一般,人人皆知吳伯言胞弟吳仲語高位,甚至皇帝都知吳伯言清流大名,吳伯言入了京城,受不了的就是別人與自己,都要是一種誠惶誠恐的態度。

    謝昉已然撫琴,琴聲悠遠,琴意傷感。

    徐傑看著這兩個老頭,忽然有一種羨慕之感,人生有幾個這樣的知己,同窗而讀,嬉笑怒罵,隨歲月一同老去,當真是幸事!不免也讓徐傑想起了歐陽文峰,便是倍感珍惜。

    琴音之中,再無談論,吳伯言自顧自倒酒淺飲。徐傑提筆在寫,做著頭前想做的事情。

    幾曲而罷,謝昉盡興,方才收了手,口中微微一歎:“隻恨那鍾會與司馬昭,致使《廣陵散》成絕響,我等後世之人,再也不聞此音,遺憾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