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一十四章 少爺,夜深了(1/2)

作者:祝家大郎字數:6964更新時間:2019-01-28 09:41:39

    徐傑怒目:“高將軍立此大功,何以還落得這般下場?這朝廷,這世道,還有沒有點公平正義?”

    歐陽正麵色淒慘悲涼:“高破虜,大罪三條,第一條是身為主將卻臨陣潰逃,棄守大同堅城而苟且偷生。第二條,抗旨不遵,大軍還未過應州之時,陛下聖旨到懷仁命高破虜帶兵出城來匯合,決戰室韋,高破虜反而回信陛下,獻堅守城池堡寨之策,不遵聖旨。第三條,克扣軍餉,對麾下士卒區別對待,致使麾下士氣低落,作戰不利。”

    徐傑聞言想了想,開口答道:“老師,當真如此?”

    歐陽正擺了擺手:“這三條大罪,看似如此,其中細節自然有差,何況高破虜幫李啟明守住了應州城,不想後來還被李啟明為了在陛下麵前為自己脫罪,竟然反咬高破虜一口,把此戰失誤之處皆推到高破虜身上。八萬室韋士氣正高之時圍攻大同,大同不過五千守軍,高破虜不僅把消息及時傳回了京城,還自己突圍而出,已然就是幸運,到得懷仁還湊出了四千人馬夜出救援,何錯之有?至於那抗旨不準,更是可笑,如今看來,高破虜堅守之法,比那李啟明決戰之法不知高明了多少。至於那第三條,倒是確有其事,朝廷軍餉到邊鎮,本是按照士卒數目分發,高破虜卻私自做了更改,善戰者多發,閑雜者少發。但也是激勵士氣之法,軍中多是如此,抄家之時,高破虜全身家當也不過折價三千多兩銀子,那第三條罪名本還有一句貪墨軍餉,後來抄完家,這一條就沒有了。這下吃空餉的軍將,不知凡幾,高破虜這般已然就是聖人了。此事前後審理了兩年多,高破虜在牢裏待了兩年多,最後終究逃不得這一遭!人心涼薄啊。。。”

    歐陽正著著,已然也激動了起來,手掌不時在桌麵之上拍得“啪啪”作響。

    徐傑聽完這些事,胸口如被大石壓住了一般,喘氣都覺得困難。

    金戈鐵馬,國運興衰,這夏家下,這滿朝文物,這些政治傾軋,這些隨風往事。。。

    若是真當故事聽,也就罷了,卻是這故事裏,還有許多人物的悲劇,徐家就是這些人物中的滄海一粟。

    李啟明,樞密院副使,好大的官!

    夜已深,徐傑走在回家的路上,想著徐仲,想著徐家四兄弟,想著徐家三百多軍漢,在那堡寨之內,滿眼望去皆是室韋健馬,該是如何的絕望,又該在如何的求生!

    興許那個時候,這些軍漢,也想不得那麽多,而是一個個雙目血紅,嘶吼沙啞,廝殺不止,不問前路死活。或也想著身後皇帝陛下還有幾十萬大軍,等上一等,再等上一等,再拚一番,再熬一刻。。。

    臨陣鏖戰之時短暫做過軍指揮使的徐仲,就是那高破虜麾下的士卒,本來駐守大同東段、長青城北的長城。在那裏做夜不收的差事,也曾出長城與室韋人火並戰,也曾打馬在草原上縱橫飛奔。

    大戰結束,高破虜斬首抄家,高家男丁,死的死,充軍的充軍,女眷盡數發賣。

    徐仲,一個還沒有得到正式誥命文書的軍指揮使,拿了一筆軍功賞賜與三位兄弟的撫恤,落寞退伍歸鄉。還有那百十號徐家鎮的老軍漢,盡皆歸鄉,其中緣由,有沒有為自家總兵冤屈鳴不平的念想?看著高破虜的下場,心若死灰,再也不願在軍中效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