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五十三章 皇帝要見你(三合一章節)(1/5)

作者:祝家大郎字數:20858更新時間:2019-01-28 09:41:47

    謝昉府中,月朗星稀,冬日將近。

    還是哪個亭子,左右幾盞明亮的燈火。要這個時代,油燈其實也是奢侈之物,平常人家可舍不得如謝昉這般前後左右環繞著油燈,燈芯挑得高高,便更加明亮,也更加耗費燈油或者油蠟。

    謝昉撫琴,環佩叮咚,卻是沒有整曲,都是片段。

    徐傑也在一旁蹣跚學步,撫著琴弦,發出來的多是噪音,但凡撫出一段樂音,徐傑便是哈哈而笑,心情極好。

    本來是學棋的徐傑,而今便是連琴都學了起來。學琴比學棋苦了太多,初時,手指都是被磨出來的血泡,血泡破了結痂,結痂在破了就會流血。後來慢慢長出繭子來了,方才少了這般折磨。

    徐傑卻正是血泡結痂流血的時候,疼痛不止,倒是徐傑也沒有齜牙咧嘴,反而不時微笑。

    “文遠,你可是學過樂音之道?”謝昉問道。

    “未曾學過。”徐傑下意識回答一句,隨後又道:“不過,也算接觸過。”

    謝昉聞言疑惑再問:“那到底是學過還是沒有學過?”

    徐傑一本正經答道:“倒是接觸過音節之事,曾有奇人拿數字標注過音節,倒是簡易接觸過一些。”

    “數字標準音節?一二三四五?偷懶得緊啊。”謝昉笑道。

    徐傑笑了笑,答:“嗯,是偷懶一些,倒是也方便許多,不過那是七個數字,有七音之法,並非五音之法。”

    宮商角徵羽,徐傑第一次接觸。華夏自古的樂音,都是記錄五音為主,並非後來的七音,所以有“五音不全”這個詞匯。與七音對照,就是“哆、來、咪、索、拉”,也就是“宮、商、角、徵、羽”。少了“發、西”二音。但也並非古代樂譜就不能記錄七音,也是一樣記錄的,隻是五音為主。

    徐傑原先不懂這些,此時卻是明白了許多,心中也憋著一股勁,想著待得熟練了琴技,當弄點新曲子出來。音節的區別,就是來自琴弦長短的震動,所以音節就在手指按壓之處來決定,再以另外一隻手撥弄琴弦,便可出不同音節。音調高低,就是琴弦粗細來決定,一般粗弦出低音,細弦出高音。

    樂音之道,幾千年華夏,大多時候都是上等人獨有的享受,從楚國編鍾到伯牙子琪,都是貴族的專屬,君子六藝,禮、樂、射、禦、書、數,樂排第二。底層百姓,就算是能吟唱幾段曲,大多也不知什麽是宮商角徵羽。用數字來標注音節,其實也是音樂向更多人推廣的捷徑。

    “並非五音之法?那就是類似工尺譜中之法,也無不可。”謝昉倒是也不疑惑,七音之法漢代就有,所謂工尺譜的記錄之法,就是漢代而出。

    “樂音之道,自古是君子之道,若是能讓普通百姓也能同享其中之樂,當是好事。這數字七音之法,還能衍生出五線之法,記錄節拍也更加直觀,也更容易演奏。”徐傑再道。

    “五線之法?聞所未聞,來日文遠寫出來與老夫看看。”謝昉多少也有些好奇。

    徐傑想了想,其實徐傑也不是很懂,但是多少知道其中一些道理,主要的顯然也要靠徐傑臨時去編了,便道:“待學好了這琴技,再寫出來與先生看看。”

    學好了琴技,徐傑才算是真正懂得了樂理,如此編起來就不難了。

    謝昉點頭,看得徐傑手指滲出來的血跡,開口笑道:“今日便到這裏了,談一局如何?”

    徐傑抬手點頭,已然有人送上來棋盤。

    如今的謝昉,終於也有舉棋不定的時候了,謝昉倒是不慍,反倒欣慰點頭。舉棋不定的間隙,謝昉開口道:“那奏折今日被老夫遺落在禦書房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