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元朗,賺大了(5700)(1/5)

作者:祝家大郎字數:19308更新時間:2019-01-28 09:42:07

    總兵府,有一種肅殺之氣,門口左右兩排士卒站得筆直,刀槍甲胄鮮亮,徐傑一人隨著總兵府的軍將往裏而入,整個總兵府不,裏麵卻沒有一處景觀,路是石板路,回廊上也沒有任何多餘裝飾,院子平整,院子地麵隻是黃土,中間擺放著幾排兵器架子。

    這種院子,給人一種怪異之感,從南到北,從大戶人家到院落,徐傑從來沒有見過這般毫無裝飾的院子。

    徐傑也是第一次進軍事機關的衙門,心中也多有好奇,四處不斷打量,竟然還開口去問,問頭前帶路的軍將,那個建築是做什麽的,負責什麽的,諸如此類。

    見太原總兵王元朗的地方,是一座書房,這也是徐傑沒有預料到的,因為武官在徐傑這種文人心中,大多是不怎麽看書的,並非武官都是文盲,而是武官看書有選擇性,怎麽也不會有這麽大一座書房,還裝得滿滿當當。

    徐傑打量著頭前案幾之後的王大帥,這位王大帥正拿著一本《春秋左氏傳》,徐傑便是看到這個細節,已然就知道這位王大帥還真是個讀書人,徐傑武官見過不少,唯有這位白發白須的王大帥,給人一種儒雅之氣。

    徐傑稍一行禮,未開口話,大概也是看得頭前王元朗正在看書,有一種不好打擾的感覺。

    王元朗放下手中的書,抬頭,徐傑便也看清楚了這個王大帥,有些消瘦,麵部骨骼稍微外露,看起來精神不差,灰白的頭發與胡須,也明這個王大帥年紀不。

    王元朗微微一笑,開口的話語讓徐傑沒有預料道:“徐欽使習武藝?”

    徐傑微微點頭,答了一句:“武藝習得粗疏,讀書之餘,強身健體。”

    王元朗聞言笑開了一些:“哈哈……欽使且落座吃茶。”

    徐傑聞言落座一旁,便又聽得王元朗開口笑道:“老夫看欽使武藝可不粗疏啊……”

    便是王元朗這麽一笑,徐傑陡然好似有感,盯著王元朗看了一眼,抬手抱拳,也笑道:“班門弄斧,大帥見笑。”

    徐傑為何這一語?因為徐傑陡然發現這位王大帥,竟然也是先。一個身居高位的領兵大帥,能讀《左傳》,又能練武入先,讓徐傑莫名有些好感。

    王元朗聽得徐傑自謙之語,擺擺手道:“徐欽使進士出身,年紀輕輕又把武藝練到了這般地步,當真是世間少有的奇才啊。”

    徐傑不知王元朗見自己到底所為何事,看著王元朗滿臉的笑意,緊張戒備倒是去了一些,也笑答一語:“大帥武藝高超,閑暇時候又讀《左傳》,書案上還放著《公羊》與《穀粱》相互印證,實在讓下官佩服。”

    所謂《左傳》,就是《春秋左氏傳》,是春秋時代末期魯國人左丘明對《春秋》的注釋以及補充,也是中國曆史上第一本詳細敘事的編年體史書。四書五經中,《春秋》就是五經之一,但是《左傳》才是《春秋》多讀的書籍,因為《春秋》實在過於簡潔。

    《公羊傳》與《穀粱傳》,也是《春秋》注解的經典,與《左傳》並稱春秋三傳,其實都是史書,寫在兩千年前的經典。能就這麽讀懂兩千年前的文字,其實還真需要不凡的造詣。這也是經義考試的難點所在,那些聖人之言,相比於《春秋》,經義上便算是較為簡單的了。便是名家大儒,也不敢輕易誇口自己能把《春秋》讀得透徹。

    聖人之言,是儒家哲學標準。《春秋》這般的經,就是學問研究的方向。一個是“規章製度與思想指導”,一個是科研項目,這般比喻起來就很明了,研究方向就是《春秋》中記載的兩百多年,到底發生過一些什麽,從各國起源族譜與由來,到時間線的對照,年代的考證,等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