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六十章 人心(4600)(1/4)

作者:祝家大郎字數:15276更新時間:2019-01-28 09:42:12

    拓跋王在瓜州,也就是玉門關附近的地方。有詩雲,春風不度玉門關。盛唐時候的玉門關,隻是西域幾千裏疆域的起點,從玉門關往西,還有幾千裏大唐的西域領土。而今玉門關附近的瓜州,卻已經不在大華朝的勢力範圍了,成了拓跋部的據點,亦或者可以是都城。

    若是時間倒推三百年,拓跋部的都城甚至在興慶府,也就是橫山之北沒有多遠,就在陝西甘肅之北。

    大華立國而起,爭奪幾番之後,拓跋部還是越過沙漠往西去了,在一千多裏的瓜州之外重新安身立命,如此方才與大華少了許多兵事爭端。

    後來拓跋與草原室韋也有過戰爭,與回鶻也有過戰爭,甚至於吐蕃也有過戰爭。拓跋之人,滿打滿算,老弱婦孺加在一起,不過二百萬內,其中也還多有其他民族,甚至也有不少漢人。就這麽打來打去的,而今終於算是平穩了下來,近七八十年來,與各方摩擦是有,但是再也沒有大戰了。大概是各方都知道,誰也奈何不了誰了,邊境地盤之類,基本也穩固了下來,若不是有什麽意外之事,也沒有必要再開大戰。

    唯有室韋與大華,好似生就是死對頭,若真要問開戰的原因,數不勝數。比如冬季無糧,比如夏季人強馬壯,比如大華朝杜絕與草原的貿易,比如邊境昨日死了人……

    這些看似都是原因,又看似都算不上什麽原因。反正開戰,立馬就會開戰,原因倒是其次的。

    當然,大華絕大多數時候是被動的,室韋是主動的。

    其實室韋與拓跋不開大戰,也還有個原因,那就是拓跋部不富裕,打仗並不能帶來多大的收獲。反過來,就是大華富裕,即便攻下一個城池,哪怕是縣城,也是收獲巨大,從衣服到糧食,甚至籮筐菜刀、盤子與碗、燒菜的鍋,都是巨大的收獲。

    戈壁,有時候並非真的就是一望無際的荒蕪,有一種地形叫丹霞地貌,紅色的山,佇立在廣袤的戈壁之上,刀削斧鑿一般,山並不高,卻是筆直陡峭,一座一座,無一草一木,卻又廣袤無比。

    這樣的陡峭山,夾著一條條道,四通八達,若非秦東這樣的老人,必然會在這裏迷路。

    這裏叫張掖,河西走廊的重要據點,古時候這裏曾經也是水草豐茂之地。張掖這個名字,透露了漢朝不凡的武功。這裏曾經是匈奴人最重要的地盤之一。漢擊匈奴於此,匈奴敗北而走。

    張掖之意,的就是漢占此處,如斷匈奴一臂。斷了匈奴一隻手,漢朝自己就多長了一隻手。

    張掖,就是張腋,腋下之腋。的意思就是漢朝把自己的腋下張開了,手臂更長了。斷匈奴之臂,張大漢之腋。

    隻是而今,這裏也成了拓跋部的地盤。拓跋黨項之人,原來也隻是盛唐之下的附屬部落,為唐朝立下了不少戰功,盛唐而衰,五代十國亂戰幾十年,拓跋部卻在這邊遠之地自成了一方勢力。

    大華再也不能如盛唐那般,坐擁幾萬裏江山。

    秦東經驗豐富,進了這丘陵之地,走不得多久,忽然停住了馬步,轉頭與種師道了一句:“上那山頂,看看煙塵在哪邊。“

    種師道也不答話,下馬就往一旁的陡峭山頭而上,山勢筆直,也難不住種師道雙手如鉤一般。

    山下之人看得種師道雙手如鉤,輕鬆上了陡峭的山頭,竟然還有許多人拍手叫好,這些西北漢子,對於武藝當真有一種別樣的崇敬。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