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七十二章 誅殺亂臣(4200)(1/4)

作者:祝家大郎字數:15034更新時間:2019-01-28 09:42:14

    徐傑來不及回頭去看衛九,但是心中也有暖意。

    這衛九為何在這種時候獨自離開老皇帝身邊,跑到徐傑這裏來幫手?

    有些事情不能深究,忠君為國這句話語,在這種時候,真正不能多想。

    金殿衛在皇宮裏的先,即便是死了一個衛十五,至少也還有十人。徐傑見過的就有五六個,還有徐傑沒有見過的,也還有一些隱居深宮的老家夥。

    徐傑在城頭上守護這座皇城,金殿衛裏武藝最高的幾人,卻都被老皇帝帶在身邊,隨時準備出城而走。

    徐傑卻在與人拚命一搏。

    此時這種時刻,若是金殿衛多來兩三個先,徐傑豈會有這般大的壓力?這大慶門上,必然殺得這些李家之人早已敗退而去。

    徐仲與徐老八殺得昏地暗、渾身是血,徐家老軍漢也倒地不少,徐傑自己既要麵對李啟功,又要麵對無數高手,早已感覺捉襟見肘,所以此時來的衛九,立馬讓徐傑感覺身上壓力一鬆。

    衛九這個漢子,徐傑與之沒有過多少交道,但是就衛九做過的幾件事情,已然可見這個漢子當真有一腔義氣,當初衛十五能偷襲的衛九,不也就是利用了衛九這個性格?對親近之人沒有防備的人,必然是那種一旦相交,就會全心全意之人。

    興許衛九心中,對老皇帝這般的做法也有一些不滿。如他這般的人,興許覺得此時老皇帝應該站在城頭,鼓舞士氣,痛斥李啟明這些大逆不道之輩,甚至給在場廝殺之人擂鼓助戰。自古賢良皇帝的故事,都是如此,不遠了,就大華朝的開國皇帝,五代十國何其混亂,能收攏這麽一個諾大下,靠的就是身先士卒。這些故事,整個大華朝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老皇帝是要到城頭上來的,但不是現在。這倒是與徐傑約定好的事情。

    從城下往城上衝擊的高手,兩三百之多,其中有江湖人,有李啟明自己培養的親族,有來自其他家族的沒落勳貴。

    勳貴是否真的一無是處,也不盡然,祖上能在戰場上立下赫赫戰功之輩,家中別的沒有,一手武藝不在話下,有些家族沒落到武藝早已流失,有些家族唯一的倚仗就是祖輩傳下來的這一手武藝。

    真要這些前仆後繼往城頭衝鋒之人,大多數人也是可憐可悲之人,為了祖輩的榮譽,為了後輩子孫,為了能再現祖上的光榮,為裏李啟明那一句世襲罔替,舍命不止。

    一個國家,到底該如何對待文武?這是命題,伴隨了華夏幾千年。

    和平時代如何對待武人?這不僅僅是皇帝一個人的選擇,更是整個社會的選擇。看不起當兵的,不是一個人有如此想法,是從上至下,從知識分子到普通百姓,有這種想法之人,不可勝數。

    在這個時代,文人站在聖賢之下,是最看不起武夫的那一個群體。

    興許這也就是徐仲心中對於徐傑讀書練武態度的原因所在,徐仲見過文官,更見過武將。更見過文官的高高在上,武將的卑躬屈膝。

    大戰當前,城破在即,一軍之主帥高破虜,指揮成千上萬人浴血奮戰,卻隻得見人就笑臉相迎,還要聽被人指指點點。最後,最後還落得一個那樣的下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