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八十二章故國回首(感謝JackDai2016萬賞)(1/2)

作者:祝家大郎字數:8300更新時間:2019-01-28 09:42:46

    王元朗,終究沒有到得長安城,而是在鳳翔府停了下來,白發老漢,也恢複了一些氣力。

    鳳翔府一過,東邊就是長安,王元朗直過長安城守不住,也如他所,長安城是真的守不住的。

    隻因為長安城實在太大,城牆四圍就有二三十裏地。

    這般的大城池,從來不是堅守之地。以戰爭而論,並非真的城池越大,就越難攻破。這是一個誤解。

    就如曆史上幾萬金人進攻北宋汴梁城,便也是一樣的道理。隻因為城池太大,直接導致的後果就是防線太廣。如周長二三十裏的長安城,周長就是一萬五千米左右,一米的城牆站兩個士兵,就需要三萬士兵。

    這還僅僅是把城牆站滿一圈,就需要三萬人。敵人若是隨便來個聲東擊西,城牆之上便隻有疲於奔命,甚至一個臨時戰報傳遞,也不是一時半刻。

    麵對前仆後繼攻城的敵人,僅僅站滿一圈城牆,並沒有絲毫意義。所以長安這般的大城池,真要固若金湯,沒有二十萬守軍,便是不可能麵麵俱到,在敵人麵前就是破綻百出。

    所以從戰爭而言,城池太大,大多數時候反倒是累贅。

    王元朗知道長安城守不住,所以停在了鳳翔府的興城,當王元朗到得興城的那一刻,興城的百姓已經開始拖家帶口出城而去,街道上堵塞的馬車,綿延幾裏。

    甚至連坐在知府衙門裏的王元朗,都找不齊城內大官員。顯然有許多官員都拖家帶口而逃了。

    王元朗拖著疲憊的身軀,罵咧不止,麵前趕來的這些官員,也一個個惶恐不安,搓著手,看著王元朗。

    甚至有人開口在問:“王……樞密,興城還能守住嗎?”

    王元朗冷眼看得一眼,並不作答,隻道:“每日傍晚,在此點校官員,少了何人,何人滿門抄斬。”

    在場官員聞言皆是大驚失色,已然有人又開口:“王樞密,何必與我等過不去?我等不過都是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連兵刃都拿不起,徒留在此,也幫不上什麽大忙。”

    王元朗冷笑一語:“身居高位頤指氣使的時候,可有想過自己手無縛雞之力?如今有難,倒是爭前恐後要逃?這般的官員,不斬,留著作甚?”

    卻聽有人忽然一語:“王樞密,仗是你打輸的,又不是我們打輸的,我們還未怪你,你倒是想拉著我們一起墊背,我家中兒孫滿堂,難道都留在這裏等死不成?”

    王元朗拖著疲憊的身軀站起,怒目一瞪,口中已然怒道:“來人,拿下這廝,斬首示眾!看看何人還敢言逃。”

    左右軍將早已怒不可遏,似乎就等著王元朗這一語,王元朗話語還未落,軍將已然拔刀上前。

    “你們敢,我乃朝廷命官,就算有罪,也該汴京審核定奪,爾等豈敢動我。”

    軍將哪裏還聽得進什麽話語,拔刀而去,鮮血迸濺,一顆人頭就已落地。

    看得滿場官員一個個呆愣當場,這些官員,大多連犯人處斬都不去看,豈能見過這般拔刀就殺人的場麵?

    鮮血還在流淌,卻見軍漢也不怕汙血,一個拖屍體,一個抱著頭顱,屍體丟在了門外,頭顱便往城頭掛去。

    王元朗已然開口:“爾等速歸各自衙門,吩咐衙差安撫民眾,收攏引火之物,城中糧倉更要嚴加看管,不準少了一顆。發動不願離家的百姓,搬重物上城樓。城內禁軍,立馬到衙門集合。”

    眾人戰戰兢兢,好似連腿腳都邁步動了一般。

    王元朗最後一語:“諸位勿要驚慌,汴京援軍二十萬,已然趕到長安,不日就到興。各司其職,不可懈怠。”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