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八十五章 老王上殺意縱橫啊(感謝蔣大少丶萬賞)(1/3)

作者:祝家大郎字數:10390更新時間:2019-01-28 09:42:47

    故國回首,老拓跋王坐在車裏搖頭晃腦,車外的那些拓跋人,除了少數老邁之人,大多被綁縛了雙手一個個串綁在一起。眾人皆是垂頭喪氣的模樣。

    老拓跋王不時歎氣,以老拓跋王武道之威,雖然不至於能打贏徐傑一方的幾個先高手,但是趁眾人不備,要想暴起而逃,還是有些許的可能性。

    但是老拓跋王就這麽在車架裏動也不動,絲毫沒有要逃跑的心思。車架之內還有睡得死沉的楊三胖,也還不時發出哼哼唧唧的疼痛之聲。

    再加上一個坐著的徐傑,老拓跋王幾乎被擠到了車窗邊的一個角落處。

    徐傑不時寬慰一語:“老王上不必憂愁,興許也還有回國的那一。”

    老拓跋王苦澀一笑:“回不回國倒是無甚大礙了,隻是這一刻,我忽然想起了許多事情,三十一歲得大位而王,已然三十多年了。於內施政無多少建樹,於外武功也無什麽能稱道。興許我是這拓跋最無為的一任了,實在汗顏。”

    原來老拓跋王在這個時刻是在回顧自己的這一生。

    徐傑聞言本來沒有什麽興趣,卻是忽然想起了什麽問題,問了一語:“老王上,晚輩有一疑惑,想與老王上道幾句。不知老王上可有閑心?”

    老拓跋王抬了抬手:“徐太師請講。”

    徐傑便也直了出來:“晚輩多讀聖賢,本來對此事也並無什麽疑惑。因為聖賢書中,對於君王早有要求,為君王者,仁義為先,道德為上。以往也覺得此話有理,卻是到得如今,晚輩忽然對這些起了疑惑。還請老拓跋王開解一二。”

    老拓跋王聞言並未多想,隻是答道:“聖賢書中之語,曆經千百年之久,自然無錯。為君王者,首先就要是下之表率,道德為上,君子風範,上風得正,下必效仿,如此於國有益。仁義在先,以仁待民,民心所向,以義待士,士必報效。如此君王,何愁國家不治?倒也不知徐太師在其中之惑到底為何?”

    徐傑沉默了片刻,忽然道:“如今晚輩忽然覺得此番道理,實在大謬也!”

    老拓跋王聞言一驚,問道:“何謬之有?”

    徐傑麵色微沉,答道:“以道德解政治,便是大謬。何以治國?道德以治國?更是大謬。道德教化萬民,是以人心安定、社會安定之道。但道德非政治之道。君子可為表率,但是君子不可治國。為何?因為政治,不論對內還是對外,皆是爾虞我詐之爭。君王若想為民謀利益,為國謀利益,必然要在這爾虞我詐之中脫穎而出,才有為國為民謀利益的能力。利益本就代表了爭奪。所以君王必然不能以道德高低論長短,而是要以能力論長短。晚輩有兩個詞,一為務實,二為手段!能務實,有手段,才是好君王。”

    老拓跋王聽得愣了片刻,有些激動問道:“太師之意,莫不是君王可以無德?君王隻要有能力有手段,便可無德?”

    徐傑點點頭、卻又搖搖頭:“晚輩是,君王者,有德無德並不那麽重要,隻要有手段有能力,道德並非其中標準。如此才能保得國家之利,保得百姓之利。爭奪之事,大多數時候本就與道德背道而馳之事。以道德來衡量政治,本就是最愚蠢的事情。以道德來選君王,便是蠢上加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