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九十章 木薯(1/2)

作者:鐵不拐字數:7380更新時間:2019-01-28 10:07:15

    這是一個並不算特別窮的村子,進村的道路還是單車道的水泥路。當初搞村村通建設,他們村子就得到了好處。

    一眼望進去,是比較開闊平坦的土地,村子周邊能看到山。但山體不高,估計就是一百幾十米的高度,都被開墾出來,變成層層疊疊的旱地。

    土地上,種植著農村最常見的木薯。

    木薯雖然在中國有著廣泛的種植,但是它並不是中國原產的植物,據原產地是巴西,也就是美洲。

    細心觀察生活的人,就會發現,我們食譜中,不少糧食居然都是原產美洲。不得不,美洲物產豐富。

    有人曾經過,假如中國從幾千年開始,就有土豆、番薯、木薯、玉米這些糧食作物。中國就不會發生那麽多的農民起義,不會那麽多的朝代更替。

    人民造反,都是因為活不下去,糧食不夠吃。

    此時,秋高氣爽,正是挖木薯的時候。農民要把木薯挖回家,將外衣刮掉,然後切成一片片,放到水裏浸泡,最後撈起來曬幹,等待木薯收購商的收購。

    木薯的塊根富含澱粉,是工業澱粉原料之一。因塊根含氰酸毒素,需經漂浸處理後方可食用。木薯在中國栽培已有百餘年,通常以枝、葉淡綠色或紫紅色兩大品係,前者毒性較低。

    如今,人民基本上擺脫了饑餓問題,像木薯那樣的食物,通常大家都不怎麽吃,即便是在農村。大家不是曬幹賣出去,就是留著自己打成粉喂豬。

    賣的話,木薯很不值錢,三五毛錢一斤,就算堆成山那麽高的木薯,也買不到幾千塊。

    有時候,張凡搞不懂,既然那麽低賤,為何老百姓還是大量種植木薯?根本就是找罪受呀!

    但其實,農村人都是傳統思想。老一輩告訴他們,一定要在家裏存糧食,手中有糧,心裏不慌!

    作為高產量的糧食,木薯怎麽可能被老百姓放棄?

    “你們家也種有吧?”張凡笑問道。

    以前,他家嬸子就喜歡在玉米地的周圍插兩行的木薯。有時候忘了挖,就留著隔年,木薯變得又長又大,一根木薯腿那麽粗。

    “有,上一年的都沒有挖完。”周世權回答道。

    實在是家裏沒什麽勞動力,大哥要做點散工,還要照顧爸媽、奶奶,又得伺候一些水稻之類。

    木薯作為不怎麽受歡迎的糧食,就是次要的,有空就去挖回來。沒空的話,先留在地上,反正不會自己爛在地上,而是繼續生長的。

    “師哥,你喜歡吃木薯?”趙雨晴好奇地問道。

    周世權他們驚訝,趙老師居然喊自己男朋友師哥,不過聽著好舒心呀!

    “倒不是很喜歡,隻是有點懷念木薯粉製作糍粑的味道。”那是童年的味道,吃的最多的糍粑,就是木薯糍,尤其是隔餐的,用油一煎,又脆又香的味道,有點懷念。

    還記得,時候挖人家番薯木薯烤著吃的場景。但是木薯不敢多吃,聽那些大人得聽滲人的。

    比如,嚇唬你們以前有孩子吃了木薯假死過去的,其實就是醉死,還沒完全死的,就被家裏以為死了,裝棺材埋下去。等幾年後挖骨頭,才發現骨頭是側著的,明掙紮過,死得好冤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