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八十八章 今天穀雨(2/3)

作者:西瓜是水果字數:12628更新時間:2019-01-28 10:52:59

    而且自淞滬,南京戰役以後。

    老蔣就學‘聰明’了。

    硬仗都讓別的勢力去打,摘果子由他的嫡係來吃。

    ——

    在7年的的七七事變,當時鬼子大本營的意圖就是強迫宋哲元投降,借機吞並實際處於‘半’自治狀態的冀察地方當局。

    然後北吞山蒙,閻錫山的地盤。

    完成對晉察冀的占領。

    在吞並華北以後,將把重心投入到蒙古,東北中蘇交界一線,和蘇方爭奪東北亞霸權。

    而這時,老蔣為了緩解華北宋哲元,韓複渠,閻錫山部受到的吞並壓力。

    主動發起了淞滬戰爭。

    意圖把華北的日軍吸引到華東,阻止日軍在華北的進一步侵吞。

    然後,華北,華中就打成一團。

    日軍在攻陷南京以後,一邊繼續攻擊長江一線的中國軍隊,一邊進行各種戰爭訛詐,想對中國‘以戰迫和’。

    誘使國民政府投降。

    在8年1月11日,國民政府正式宣布,對德國大使陶德曼進行的中日雙方調停條件,予以拒絕。

    至此,東洋以戰迫和的侵華戰略,正式宣告失敗。

    消息傳出,東洋高層頓時一片動蕩。

    這意味著日軍侵華戰爭,立即顯露出長期化的趨勢,日軍在對戰爭節奏的把握,出現了嚴重的被動局麵。

    很可能將會被拖進中國戰爭這個泥潭,從而無力北擊蘇軍,染指西伯利亞。

    看到中國政府始終不投降。

    近衛文麿那沒有腦子的白癡,在暴怒之下,發布了這個臭名昭著的‘最後通牒’。

    (1938年1月16日)

    在攻陷南京後,帝國政府為了仍然給中國國民政府,以最後重新考慮的機會,一直等到現在。然而,國民政府不了解帝國的真意,竟然策動抗戰,內則不察人民塗炭之苦,外則不顧整個東亞和平。

    因此,帝國政府今後不以國民政府為對手,而期望真能與帝國合作的中國新政權的建立與發展,並將與此新政權調整兩國邦交,協助建設複興的新中國。

    帝國政府尊重中國領土與主權以及各國在中國的權益的方針,當然毫無變更。現在,帝國對東亞和平的責任日益加重。政府期望國民為了完成這一重大任務而更加發奮。

    (1938年1月18日)補充聲明。

    所謂“今後不以國民政府為對手”,較之否認該政府更為強硬。

    本來,從國際法上來,為了否認國民政府,隻要承認新政權,就可以達到目的。因此尚未到達正式承認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時期,這次開國際法上的新例,在否認國民政府的同時,把它徹底撇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