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2章 禍從口出(1/3)

作者:夜半微風之老鬼字數:8324更新時間:2018-10-12 01:47:53

    以後王定一再也沒去找過權二,權二爺也從他嘴裏變成了權二。這事兒隻能吃個啞巴虧,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告到天邊去權二爺也沒錯,說出去也隻能說明自己愚鈍,成為一則笑料。

    不過事情並沒有像王定一想的那樣,迅速風平浪靜起來,即便盛隆當鋪已經不再跟權二做生意了,即便他派人來請也被推脫沒空拒絕了。沒想到的是,權二坑的人遠比王定一想象得多,一時間反倒是引起軒然大波,有那不宣憤的,當時就找了權二,並把事情鬧大了。

    正如老謀深算的王定一所顧慮的那樣,最終不光自己丟了人,還賠了官司,落了個錢財兩空。整個北京的典當行有一大半都被權二玩弄於鼓掌之中,所以誰也別笑話誰,見麵還拿這個開玩笑,說什麽祝你下次再遇到一個權二。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權二算是徹底毀了,至此別說倒賣的買賣,就是其他行當也幹不來了,名聲與故事的流傳之廣一樣,臭了大街。同時在行當裏出名的還有孟小六,外麵人自然不知道,但同行都知道事情是從盛隆典當行開始的,有人就猜測是王定一看穿了事情,並故意讓古月齋的宋掌櫃給點了出來。

    宋掌櫃和王定一很是要好,聽到這個就去質問王定一。好友之間沒道理可講,宋掌櫃說他對王定一真好,王定一卻把宋掌櫃當傻子糊弄,拉著王定一吃了一個多月的酒這才作罷。王定一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講了一通,老宋聽罷到處去講,說自己和王掌櫃都是傻子,人家小夥計才是真正的高人。

    行當裏都誇孟小六有慧根,待若幹年後出徒了,王掌櫃的生意隻怕是要蒸蒸日上了。這事兒給盛隆當鋪揚了名,別管是誰發現的,小六是盛隆典當行的人,王定一是掌櫃的就覺得臉上有光。小六每月的工錢提到了八塊兒大洋,而且當即給了一個月的工錢,並放了他兩天假讓他出去撒歡。

    不過王定一有言在先,回來後就得下功夫學摺貨的本事了,不光是要學這個,想當個好摺貨大字不識一籮筐可不行,所以小六回來後必須邊幹活邊學寫字。一般苦力早就叫苦不迭了,讓他們學認字比殺了他還難受。小六則不然,他就是好奇心重,不識字是因為家裏當年窮,現在有個這麽好的機會,能一邊掙錢一邊認字兒,這簡直是天上掉下來的好事兒。

    孟小六並不知道,好事兒壞事兒都是相對的,正所謂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他享福的同時卻給自己惹了個不大不小的麻煩事兒。

    又給家裏放了幾枚大洋,按照慣例小六揣著錢且得出去玩耍一番。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他叫上了倆好兄弟謝大頭和麻子,麻子他爹已經有所好轉了,而謝大頭現在也在他爹所在的鐵匠鋪幫忙,今天是偷溜出來的。

    三人大吃大喝一頓,補充了一下肚子裏的油水,又找了個澡堂子,進去泡了個舒坦,把渾身的泥兒搓了搓。攏共這些,小六連一塊大洋都沒花了,固定節目就是去天橋,兜裏有了散碎的錢,就可以裝回大爺去捧場了。

    天橋賣藝的主要的飯碗就靠過往行人和那些窮苦力,若兜裏的錢剛夠吃喝誰還舍得掏錢看賣藝,多是看完後轉身就走。但藝人的本事就是讓你看的心生敬佩甘願掏錢捧人,恰京城的老少爺們性子也爽快,看得高興圖個樂嗬,自然就願意掏錢,不過首先是賣藝者的藝能壓人才行。故此,北京天橋才能成為北方三大曲山藝海之一。

    走東串西,孟小六他們三人吃著小吃看著變戲法拉洋片的,本想去聽書,但謝大頭對此不甚感興趣,於是又跑去看打把勢賣藝的去了,正好有人正在畫圈開練。走過去一瞧,三人不禁笑了,這不是謝大頭的鄰居嗎?

    原來賣藝的兩人不是旁人,正是小六那天仗義相助的沙家父女。沙天他們剛剛開始,此刻他換下了長袍,穿了一身短打小褂,看起來雖然不是那種往橫裏長的壯漢,甚至有些骨瘦嶙峋的感覺,可渾身的肌肉卻十分流暢看起來宛若無骨,卻又好似活了一般。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