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31章 進軍萊茵(2/2)

作者:黃油烤饅頭字數:4200更新時間:2019-12-25 17:53:07

    另外英國經濟也是一團糟糕,在1931年下半年放棄了執行數個世紀的金本位製度,英國的經濟到現在還沒有恢複過來。

    至於關係最大的法國,多年以來法國政壇異常的混亂。左右翼政黨,相互指著已經嚴重拖累法國經濟的發展。而且法國眾議院剛剛通過的法蘇互助條約,更是給了希特勒借口。

    他攻擊法蘇互助條約是“把共產主義引進歐洲舞台”,是與洛迦諾公約所規定的義務不能相容的,宣稱這“帶來了一個法律上不安全的因素”。

    該條約規定,當法蘇任何一方成為歐洲國家的侵略對象時,兩國保證立即相互進行支援和協助。

    而法蘇互助條約,的確違背了洛迦諾公約中關於德國和法國和平方式解決彼此間的糾紛的約定。

    不過希特勒故意忽略了,法國因為對德國於1935回複義務兵製的擔憂,才選擇與蘇聯接近的事實。而恢複義務兵製的德國,其兵力迅速擴大到35萬。正是看到德國軍事實力的快速恢複,法國才選擇了接近蘇聯。

    所以法國麵對這次德國軍隊進入萊茵非軍事區的行為,並沒有給予有力的回擊,隻是將12個師調到法德邊境加強防禦。

    其實法國也有自己的難處,除了以上原因之外。法國在一戰中傷亡過大,民眾普遍的厭戰情緒非常嚴重。而政客們不敢做出讓民眾不滿的事情,所以隻能眼睜睜看著德國軍隊占據萊茵非軍事區。

    至於德國東麵的鄰居波蘭的心情更是複雜。盡管有1934年的德波互不侵犯條約,波蘭人對德國仍然深懷戒心。作為法國的長期盟友,波蘭認為法國絕不可能容忍德國進軍萊茵蘭,因而在3月9日曾對法國提出“兩國的軍事同盟生效”。

    當發現法國並不打算采取行動時,波蘭政府為自己的自作多情十分尷尬,並不得不向柏林做出解釋。

    英、法兩國(尤其是法國)在歐洲的其他盟國,都為此感到心寒,紛紛開始調整政策,使自己適應歐洲新的力量對比格局。連一向同英、法結媚比利時與荷蘭,也先後宣告中立。

    麵對德國進軍萊茵非軍事區一事,作為歐洲重要一員的羅馬尼亞怎麽看?

    埃德爾表示,搬張板凳坐著看。

    沒錯,埃德爾就願意看到德國重新武裝。沒有德國打破凡爾賽體係,怎麽能讓羅馬尼亞在其中渾水摸魚呢?

    為此埃德爾還需要一件保證羅馬尼亞的利益的法寶。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