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九章: 酒聖(2/2)

作者:呼啦圈大神字數:7946更新時間:2019-06-30 16:27:32

    剛要奪過圖紙開口罵他,朱郎中忽然握住他的手道:“官人真神人也!”

    “哦?嗬嗬,哎呀,這個這麽呢,”楊懷仁聽人家誇他神人,心裏樂不可支,“朱郎中你怎麽這麽喜歡實話呢,生都不好意思了。”

    原來那圖紙上,是楊懷仁畫的一張蒸酒工藝的簡單工序圖。

    他穿越了兩月,在自家的隨園喝過不少宋代的名酒,這些名酒起來大名鼎鼎,但真正喝起來也不過了了而已。

    最大的問題就是酒精度太低,酒液不純淨,過濾工藝不精導致白酒多多少少都有些酸味。

    於是他就有了把這些加工粗糙的白酒從新蒸餾過濾的想法。

    其實這些工藝出來不難,隻不過這個年代蒸餾和過濾工藝受到材料和成本的限製,無法量產而已。

    “官人過謙了,我朱肱腆問一句,若是蒸出這酒來,不知在下能不能討上一杯?”

    朱肱?楊懷仁聽著這名字耳熟,好像老爹跟自己起過。

    宋朝的酒聖?朱肱!

    “敢問先生可是江南吳興人氏?”

    “咦?官人如何得知?”

    那就對了。楊懷仁興奮的一下病全好了一般,他做夢也沒想到自己能因為一場燒遇到了北宋的酒聖朱肱。

    朱肱是宋朝著名的醫學理論家,相傳在宋代,古時傳下來的醫書《內經》、《難經》和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已經沒有全本,他畢生尋找這些醫學典籍的殘本加以整理,並依靠自己的行醫經驗補充了大量當時的經驗方,著《無求子傷寒百問》,為中醫的傳承和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他還有另一個身份,就是酒聖。他一生酷愛飲酒,更可貴的是,對不同地區的各色美酒的釀造也大有研究,其《北山酒經》詳細記載了北宋時期幾十種名酒的釀製方法。

    也是在這個時期,受《北山酒經》的影響,中國的釀酒工藝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成為此後近千年的釀酒聖典。

    在楊懷仁看來,酒文化不僅反映一個時代的農業,商業和製造也等經濟方麵的展,甚至對思想文化,文學藝術的展有著不可估計的影響。

    據《宋會要輯稿》記載,北宋仁宗年間,單單內廷直屬的內酒坊和法酒庫,歲釀酒所用糯米達八萬石,至神宗年間,北宋設酒務近兩千處,年酒稅高達一千三百餘萬貫,可見北宋中期國家是多麽富庶。

    張能臣《酒名記》記載高達二百二十三種北宋名酒,也正是這些名酒,用另一種方式造就了無數大文豪,大詩人和藝術家。

    晏殊“一曲新詞酒一杯”;

    蘇東坡“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

    範仲淹“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柳永“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李清照“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辛棄疾“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

    楊懷仁想著這些大文豪的們詩句,癡癡的留著口水抱住了朱肱的大腿喊道:“大神,帶弟一起玩耍吧!”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