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十三章: 醉談時事(2/2)

作者:呼啦圈大神字數:7134更新時間:2019-06-30 16:27:37

    大宋上下,從官家到平頭百姓,也都默認了這些,甚至不以為意,不以為恥,臆想著把這種買賣來的和平長久的維持下去。

    於是形成惡性循環,從重文輕武,逐漸成了隻有文沒有武,除了七十萬邊軍尚能勉強苦苦自守,京師四直十二率,早已糜爛不堪。

    對外號稱有八十萬禁軍,實際隻有編製也隻有二十多萬,而且冒名吃空餉的問題嚴重,真實人數有十五萬已經是不錯了。

    更可怕的是,朝廷早已無將可用,真正能指揮千軍萬馬的帥才已經找不出來了。

    地方上不論邊軍還是廂軍,都是文官和宦官把持著要位,外行管內行,訓練和軍備流於形式,軍隊有戰鬥力才怪。

    基層的將校,又多出自勳貴子弟,他們靠著祖蔭充入禁軍之中擔任軍官,真要上了戰場,指望這幫紈絝子弟帶領士兵們打仗,無疑等於以卵擊石。

    周同早知道這一切,多年以前他就已經對現實心灰意冷,辭去官職,退隱山林潛心研修武學。

    後來收了兩個徒弟盧進義和林衝,周同在他們身上仿佛看到了當年的自己,所以才讓他們來參加這屆武舉,心裏還有一點點希望,希望他們兩個不會重走他的老路。

    周同也許真的吃醉了酒,或許隻是借酒裝糊塗,把他的想法一股腦兒了出來。

    他這些話,一是讓師弟和徒弟不要期望過高,因為期望過高會導致將來的失望會越大;二是期望朝堂上有人能認識到如今大宋的危機,能掀起風雨改變如今腐朽的一切。

    楊懷仁聽了這些話,忽然驚的一身冷汗,晚風吹過,頓時清醒了三分。

    他以前從沒想過這些問題,單純的以為以文治國並沒有錯。

    大宋文治百餘年,無論經濟,科技和文化取得了巨大的進步,放眼整個中國古代曆史,可謂前漢唐,後壓明清。

    但是奇怪的是,這些經濟、科技的展並沒有轉化為軍事實力,反倒讓大宋的軍事成了曆朝曆代中最弱的一朝。

    楊懷仁這才意識到幾十年後漢人的江山會淪落異族之手,到時候,他又將何去何從?

    或許到時候他已經老了,賺夠了錢,可以找個荒僻之地享享福,可是那些百姓呢?那可是自己的同胞,他們的命運又是什麽樣的?

    星爺過,一個人沒有了夢想,和鹹魚又有什麽區別?

    楊懷仁的夢想是讓大宋的百姓都能吃飽飯,吃好飯,可是國之不存,他的夢想又去哪裏實現?

    他覺得自己的腦子有點亂,打翻了馬蜂窩一樣嗡嗡作響,心裏暗暗的有種不出的感覺,他在這個時候來到大宋朝,不是上打了個盹跟他開了個玩笑,或許,他是帶著使命來的,今認識這些人,也是冥冥之中注定的。

    在座的除了他都是武人,到這裏都有些難過,酒席上有些冷場。

    楊懷仁突然站了起來,借著酒勁朗聲道:“諸位兄弟,生我材必有用,既然上注定我們今日相聚,或許就是告訴我們,大宋的未來,讓我們來改變!”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