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52章:紅燒肉餡的餃子(1/2)

作者:呼啦圈大神字數:6500更新時間:2019-06-30 16:29:37

    北方人有句俗話得好,好受不如倒著,好吃不如餃子。  WwWCOM

    餃子最主要的原料就是麵粉,或者是麥粉,麥從西亞傳入中國的五千年曆史,也正是中華文明的展史。

    關於餃子的起源,有種傳是戰國時期的扁鵲,在給耳朵凍傷的人治療的時候,為了增強效果,把治療凍瘡的草藥搗碎後抹在一張麵皮上,然後將麵皮包裹在病人的耳朵上。

    古時候食物短缺,病人不舍的把用完的包裹了中草藥的麵皮扔掉浪費,便煮了這塊麵團吃掉。

    沒想到這塊麵皮的味道還不錯,於是逐漸流行開來,餃子最初的叫法是“澆耳”或者“扁食”,從某種程度上講,也印證了這種法。

    不過真正有史料記載的餃子的起源,要到東漢年間了,這一位明人也是為著名的郎中,叫張仲景。

    當時據張仲景為了給病人治病喂藥,把中草藥混合在羊肉中混合成餡,然後用麵皮包裹成一種元寶的形狀,煮熟了喂給病人吃。

    可是到後來的三國、南北朝以及唐朝的時候,這種元寶形狀的麵食,不知是和原因,被叫做了餛飩。

    到了北宋年間,元寶形狀的餃子仍舊叫餛飩,而捏成耳朵形狀的水餃被稱作“角子”,或許就是餃子一詞的起源了。

    北宋的糧食和肉類產量都遠高於前邊幾個朝代,所以餃子真正進入尋常百姓的生活,也是在這個時期。

    北宋的餃子,不論餡料還是製作工藝都已經和現代的餃子沒有什麽差異了,唯一不同的是,在新鮮蔬菜還相對匱乏的古代,餃子的餡料種類上,是無法跟後世比擬的。

    金菊堂的上百名內衛都成了親,楊懷仁也就給他們放了年假,讓他們回老丈人家過新年。

    這幫人以前哪裏真正過過年?這一次是他們真真切切有了妻子,有了家庭,他們能和至親的家人在一起過年,心中不出的感動。

    剩下楊懷仁一家子人,就留在家裏包餃子。如果是在開封府的楊家莊子裏,不定還有些新鮮的蔬菜可供使用,可眼下,能在街上買到的蔬菜,除了白菜就是蘿卜。

    楊懷仁覺得無論是白菜餡還是蘿卜餡的餃子,味道都比較一般,他決定用一種後世的比較新潮的餡料包餃子,這種餡料的主料,是紅燒肉。

    紅燒肉的製作非常簡單,選取帶皮五花豬腩肉,切成一寸見方的塊,用熱水焯洗一下,去除血沫。

    根據個人口味,用花椒,八角,草果,蔥薑等香料熗鍋炒製,加入白酒,醬油或老抽調味,之後加入用糖霜熬製成的焦糖汁上色,放少許鹽和清水,蓋上鍋蓋用慢火煨煮就可以了。

    正常煨煮到湯汁黏稠,肉塊吸收了湯汁的味道,一鍋紅燒肉就算製作完成了。

    南方的蓮藕是七八月成熟的,而北方的蓮藕到十月十一月的時候才鮮美,大明湖的蓮藕是早收了貯存起來的,臘月裏吃仍然甜脆可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