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63章:藝術大師(2/2)

作者:呼啦圈大神字數:6994更新時間:2019-06-30 16:29:41

    趙佶急忙親自擺下幾案,鋪開了散著紙香的軟片,親自為楊懷仁研墨。

    楊懷仁也不客氣,挪了挪屁股坐正,擼起袖子選了一支湖穎,閉起眼睛裝作在醞釀著寫點什麽好。

    這些舉動實際上就是楊懷仁擺譜裝逼,可在趙佶眼裏,卻是真像是那麽回事,心中還暗忖以前聽聞之事他並沒有當真,如今看楊懷仁如此架勢,仿佛之前的傳言不虛。

    楊懷仁凝思了一下,北宋時期書法方麵最牛的要屬“宋四家”了,像趙佶最喜歡臨摹的黃庭堅就是這其中之一。

    楊懷仁後世學習書法的時候臨摹用的字帖裏,倒是有這四人的書法作品,雖然大師的書法意境他根本不懂,但筆法特點倒是還記得一些,於是決定用這四個人的筆法風格寫一詩出來。

    他抬頭望了望窗外,馬車正駛出馬行街,轉入汴水大街,汴水南岸一叢粉白相映的梅花正灼灼盛開,恰和梅林後的一片風月之地的亭台樓閣,交織成一幅剩冬的美景,讓楊懷仁想起一明代詩人高啟的詠梅來。

    他心中默默詠唱了一遍,覺得此時此景正合此詩,於是自信的睜開雙眼,書寫了起來。

    “淡淡霜華濕粉痕,誰施綃帳護春溫。

    詩隨十裏尋春路,愁在三更掛月村。

    飛去隻憂雲作伴,銷來肯信玉為魂。

    一尊欲訪羅浮客,落葉空山正掩門。”

    趙佶認真的隨著楊懷仁筆尖的遊走也跟著默念著這詩,讀完了整篇之後,再看看窗外不遠處的梅花,趙佶竟難以自已的激動起來。

    古代文人隨便作一詩並不難,難在三步成行七步成詩這種才華,有的人並不常見,楊懷仁和趙佶所乘坐的馬車路過那片梅林不過轉眼的工夫,楊懷仁就作出如此精彩的一詠梅之詩來,讓趙佶欽佩不已。

    而讓他更激動的事,是一詩,他竟然用了當代四大名家的書法風格寫了出來。

    聯模仿蘇軾的飄逸,頸聯模仿了黃庭堅的蒼勁,腹聯模仿了米芾的險奇,尾聯則模仿了蔡京的端正。

    盡管當時“北宋四家”的名聲還沒有叫起來,但是在喜好書法的人心中,對這四人的書法也早有所耳聞,他們的筆法和文字中的意境也廣被讀書人推崇。

    趙佶自然是知道楊懷仁所書這四種風格來自何人,心中對楊懷仁的崇拜之情更上升了一個層次。

    雖然在他眼裏,楊懷仁模仿的這幾種筆法都算不上熟稔,但是在行駛的馬車之上,車廂搖拜晃動之下,能一個人把四位名家的書法寫出這種水平來,足以讓趙佶歎為人了。

    楊懷仁看著趙佶臉上對他無比崇拜般的光彩,內心似乎也幻想著自己成了一位藝術大師一般。

    他心中偷笑,哥們寫字純屬業餘愛好,這還算不上藝術,哥們最擅長的是廚藝,能把一條魚,幾片肉,或者幾樣蔬菜,通過哥們的技藝搖身一變成一道美食,這才是藝術,所以哥們是藝術大師,沒毛病。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