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94章:學院落成(2/2)

作者:呼啦圈大神字數:6972更新時間:2019-06-30 16:31:51

    這種招生方式有些局限性,因為那些大酒樓開的分店大都是在大宋各路的大州大縣,宣傳效果不一定有那麽好。

    不過第一期招生嘛,庖廚學院的口碑目前還僅限於楊懷仁的個人名氣,所以從收回來的消息看,大宋各地報名的人數其實並不太多。

    東京城附近還好,大概有五六百人報名的樣子,這也是跟這些人對於楊懷仁的了解比較多有很大的關係。

    他們對於楊懷仁的廚藝水平相當的認可,將來能到楊懷仁私家的一座庖廚學院裏學習廚藝,對他們來吸引力還是非常大的。

    但是京畿路之外的地方,楊懷仁的影響力就相對沒有那麽大了,報名的人數大約隻有三四百人。

    這一點楊懷仁似乎也事先想到了。古人的鄉土思想根深蒂固,除了讀書人離鄉求學考學之外,尋常百姓為了學習一門技藝,背井離鄉的情況實在是不多。

    大宋嚴格的人口管理辦法,也限製了普通人的正常遷徙,普通的老百姓要離開家鄉到外地去辦事或者學藝,需要去官府辦理的手續也頗為複雜。

    而學習廚藝成為一名廚子,更多的人還是更相信傳統的師徒傳承的方式,酒店或飯館裏的學徒從就跟著廚房裏的廚子們學,大多是通過跟著這些大廚耳濡目染,漸漸學成了本事。

    這外地來的三四百名報名的學生,絕大多數其實是那十三家連鎖酒樓在各地分店裏的年輕學徒們。

    這些酒店的東家和掌櫃的們之所以非常捧場,原因在於他們的酒樓在加入到由隨園牽頭發起的連鎖經營體係之後,生意蒸蒸日上,菜式跟隨著隨園不斷的推陳出新。

    再加上新式蔬菜,隨園春美酒的供應都優先提供給他們,所以對楊懷仁私立的這座庖廚學院,他們抱著一種把楊懷仁當做靠山的想法,才做出了他們能力範圍內最大的支持。

    這些報名的人數加在一起也還不到一千人,遠沒有達到楊懷仁的預期。

    不過好在老家齊州的一些鄉親們把家中的子弟送來了一百多人,再加上從禁軍裏退伍的願意留下來學習廚藝的近千人,庖廚學院第一界的學生數量,也算讓楊懷仁滿意了。

    既然是學院,那自然少不了教授廚藝的先生。

    楊懷仁這個當校長的除了自己會親自授課之外,像他的徒弟羊樂等人,在他的教導之下如今都有了相當高水平的廚藝。

    另外像曹安等人,本身廚藝水平就不低,學習了楊懷仁“創造”的那些新式菜式之後,水平更是精進了不少。

    除此之外,連鎖酒店裏的大廚們,楊懷仁也會邀請他們來充當客座教授,廉希宗的弟子裏,不少農學家會被請到學院裏來教授農學等必要知識。

    這麽算起來,師資力量也勉強足夠了。將來學生裏的佼佼者,楊懷仁也會將他們留下來作為講習,這樣不斷的來擴充學院的師資力量。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