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903章:過年(七)(2/2)

作者:呼啦圈大神字數:6646更新時間:2019-06-30 16:33:13

    歸鴻似乎有點不服氣,噘著嘴道,“生就生,誰怕誰啊?”

    這回讓全場的哄笑聲更大了,何之韻忍不住騰出一隻手來把歸鴻拽了回來,“你個丫頭,不懂別亂,也不怕教人笑話!”

    歸鴻還在爭辯,“我怎麽不能生啊,是女人就能生,難道有錯嗎?”

    楊懷仁聽罷趕忙把兒子交到了蓮兒手裏,捂著差點笑破的肚皮,指著歸鴻道,“哈哈……沒錯,沒錯,哈哈……你最厲害了!”

    韻兒都看不下去了,隻好在師妹的屁股上擰了一把,“就你能瞎!”

    歡聲笑語裏,這頓年夜飯一直吃到了五更,男人們都喝得差不多的時候,女人們才吩咐仆子們把他們送回家去休息。

    韻兒這個楊府當家的大婦也真是不容易,讓蓮兒扶著楊懷仁去休息,她還要安排待會兒亮了之後,給眾多和楊府有來往的人家拜年的事宜。

    宋代的拜年,民間的形式還是和後世沒有多大變化的,家裏的年輕人亮出門,無論鄰裏街坊還是同窗友人,還有生意夥伴等等,都要挨家挨戶去串門,見人便作揖行禮,道一句“新年吉祥”。

    家中的長輩或老人則留在家中迎接來拜年的賓客,把年輕人家中長輩問候一遍,才肯放他們離開。

    而地位稍高一些的官人們,就不興上門拜年了,一來是做官到了一定的地位,親自上門拜年要失了身份,也讓被拜年的人家無所適從,搞得場麵尷尬,二來則是因為他們友人多,住的也都相距甚遠,挨個上門拜年,也拜不過來。

    所以官宦人家和大戶人家拜年,都是派家中的仆人去友人家裏送名剌,既表達了新年的祝福和相互之間的情誼,也不必讓大家都麻煩,形式上也顯得高雅。

    韻兒早就準備好了很多楊懷仁的名剌,都是用稍硬一些的大紅紙做的,有點類似後世的新年賀卡,上書“某某某,通遠郡公楊懷仁此到”,意思就是名剌代表人已經到了。

    然後後邊寫的是些新年的祝福的話語,比如,收到名剌的人如果是當官的或者讀書人,就寫“步步高升”,如果是做生意的,就寫“財源滾滾”。

    楊懷仁如今的地位,準備個幾百張名剌是必須的,但凡是和他相識的,不管關係遠近,名剌都要送到,過年嘛,該有的禮節是絕對不能少的。

    當然,去給人家拜年,光有名剌也是不行的,大多數時候也要準備些禮物,一般情況下也沒必要多麽貴重,就普通的一籃土特產之類的東西就好。

    楊母如今很在乎楊府的臉麵,禮物方麵自然不能太氣,除了自家隨園裏過年製作的一些食,比如炸糖麻花,鹹甜味花生等等之外,還有作坊裏產的隨園春美酒一壇。

    禮物看著不多,其實這些東西放在市麵上卻價值不菲,送禮的楊府顯得很體麵,收到禮物的人自然也會覺得贈送了這些美食和美酒的楊家用了心。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