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957章:析津府(2/2)

作者:呼啦圈大神字數:6716更新時間:2019-06-30 16:33:47

    楊懷仁等眾人入城時已是過午,但析津府城內的大街上依舊人頭攢動,顯得街麵上非常的熱鬧。

    整座城由南北貫通的各兩條主街劃分成了一個井字形的框架,跟大宋的東京城類似,北麵是遼國行宮太寧宮,行宮周邊則住著當地官宦和富賈等富人,而中部和南部則又被劃分成了二十六坊,供平民居住。

    不同的是,析津府內兩大瓦市,不像東京城一樣分東西,而是自然形成了南北兩市,也都在入城離南北城門很近的地方。

    南市主要是漢人為主的市場,宋人從大宋販運了茶葉,絲織品等商品進城後,便可以就近在南市交易。

    因為遼國流通貨幣數量也不足的緣故,即便是析津府這樣的大城市,在進行大額商品交易的時候,也還保留著以物易物的方式。

    大宋來遼國經商的商人也習慣了這樣方式,便直接把自己的貨品換成了毛皮,東珠等遼國盛產的商品,然後直接運回大宋再換成銀兩。

    而北市則是契丹人為主的市場,通過這裏,商人把大宋的商品重新包裝,再轉賣給北方的契丹商人,讓他們帶回到上京和東京等道販賣。

    使團在遼國官員的帶領下進了城,被安排去交接歲幣,然後便住進了驛館。

    遼國的官員製度模仿的大宋,所以析津府的行政上和大宋的大名府一類的大府差不多,隻是有一點和大宋相反,那就是地方上軍事官員比行政官員地位要高,同樣品秩的官員,契丹人比漢人地位要高。

    遼國的軍隊分為三大部分,除了直接接受皇帝命令的禁軍之外,還有南北樞密兩院,來控製南北兩隻規模最大的軍隊,而析津府,便駐著遼國南院。

    兩院的最高長官,也是有遼國皇帝直接任命,人選則是從皇帝最信任的人之中選出來的。

    按照長久以來的慣例,南樞密院的最高長官南院大王,由耶律氏擔任,一般耶律氏的一位親王出任,而北樞密院,則由蕭氏出任,一般是遼國皇後家族中的某位德高望重者擔任。

    如今出任南院大王的,正是遼國皇帝耶律洪基的族弟耶律跋窩台,由他控製南樞密院的二十餘萬南院遼軍。

    與此同時,耶律洪基推崇以漢治漢的原則,所以析津府以及南京道的文職官員,大多數都是有漢人出任。

    比如析津府的最高行政職位南京留守,則是由漢人鄧叢北出任,隻不過有關析津府的軍政大事,還是南院大王耶律跋窩台拿主意,事才真正由鄧留守處置。

    使團交接了歲幣,耶律跋窩台便邀請楊懷仁這位宋使過府夜宴。

    楊懷仁作為宋使也不好推辭遼國南院大王的盛情,隻能帶著黑牛哥哥、霸弟弟、柯川以及熟悉遼國風俗的蕭老倌兒一同前往。

    盧進義和林衝扮作了親衛陪同,七怕有什麽意外,便帶領幾十個輕功不錯的風神衛暗中保護。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