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995章:如何賺契丹人的錢(2/2)

作者:呼啦圈大神字數:6528更新時間:2019-06-30 16:33:57

    另外,楊懷仁還想到一點,他這段時間以來,發現契丹人對漢人的很多食物都情有獨鍾,特別是甜食,比如糖果和各色糕點。

    這跟遼國不產糖有很大的關係,遼國的百姓甚至很多都沒嚐過糖是個啥滋味,唯一的糖類來源是民間製作的麥芽糖和稻米糖。

    這種從糧食中提煉的糖,首先甜度不夠,其次需要的糧食成本也比較高,普通的百姓也是不舍得用寶貴的糧食來熬糖的。

    大宋的糖霜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甘蔗製作出來的白糖,還有一種是甜菜製作出來的黑糖,也就是後世的褐糖。

    白糖的糖分更高,產量還不算高,所以價格昂貴,黑糖的糖分低,但產量還可以,價格適中,普通的百姓也大都食用黑糖。

    大宋的糖產量低和朝廷政策有關係,甘蔗對土地要求較高,但是適合種植甘蔗的好地官府不太主張農民栽培甘蔗,更鼓勵農民用來種植糧食作物。

    若是放到大宋初年間,這樣的做法並沒有什麽不妥,但時過境遷,如今大宋的糧食產量很高,已經充分滿足了百姓基本口糧的要求,所以這種對土地的保護便變得沒有了最初的必要性。

    楊懷仁忍不住去想,如果他上書建議擴大大宋的甘蔗種植麵積,應該不會受到太大的阻礙,實在不行,他可以個人出錢在南方購買適合種植甘蔗的土地,專門開一家蔗糖加工基地。

    基地所生產的蔗糖,除了滿足廣大大宋百姓的生活需要之外,可以製作成容易保存,又口味香甜的各種糕點,然後販賣到遼國來。

    這買賣賺錢簡直是肯定的,大宋的蔗糖價格已經非常高了,但遼國境內的糖霜價格比起大宋又翻了一倍,除了運輸距離太遠的原因之外,市麵上的蔗糖太少,同樣是造成遼國蔗糖價格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價格高,並不代表蔗糖在遼國就沒有市場。楊懷仁的預想裏,如果自家真能購買土地專門種植甘蔗,產出來的蔗糖在大宋境內銷售,目的是擴大蔗糖產量,讓大宋的蔗糖價格進一步下降,逐漸達到普通百姓能夠接受的水平。

    但如果是販賣到遼國,那就沒有必要降價了,維持如今遼國的蔗糖售價,那利潤空間可以是數倍甚至十餘倍的。

    無論是製作成糕點還是其他蔗糖食品,都不怕在遼國沒有買家。

    之前過,遼國民間貧富差距很大,窮人連飯都吃不上,更不用還有機會吃糖,而富人根本就不差那點買糖的錢,哪怕是以物換物的方式,楊懷仁覺得這買賣也是具有極大的利潤和潛力。

    和眾多商人聊起買賣來,楊懷仁也暴露了奸商本性,時不時的靈感迸發,除了隨園春美酒這種最受契丹商人歡迎的商品之外,楊懷仁還和他們談成了許多諸如變蛋之類的生意。

    而且在遼國當奸商,楊懷仁半點心理負擔都沒有,賺契丹人的錢和牛羊,相當於為大宋做貢獻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