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425章:不怕人的錦鯉(2/2)

作者:呼啦圈大神字數:7016更新時間:2019-06-30 16:36:32

    錦鯉確實被大宋百姓認為是一種有靈性魚類,前朝甚至有詔令嚴謹民間使用錦鯉,這規矩也這麽傳到了現在。

    若是換了別的地方,人們吃不上飯的話,遇到這麽多不怕人的錦鯉,估計早就被捉光了。

    可在富庶的江南不同,百姓不缺食物,是不會去捉具有靈性的錦鯉食用的。

    而且有個傳,的是錦鯉躍龍門便能化身為龍,食用錦鯉也被認為是對皇家不敬的表現。

    因為習慣、傳或者魚兒的靈性,人們便不會輕易食用錦鯉了,西湖邊上住的都是富貴人家,更不會去捕捉和食用這些精靈們。”

    楊懷仁笑了笑,覺得鐵香玉的有道理,隻是想到這些身材肥壯的錦鯉不怕人,應該是因為喂魚逗魚的人太多,又沒有真正捉魚的人,所以錦鯉已經習慣了現在的生活狀態。

    沒有了危險,它們自然活的悠然自得,可問題在於一旦真正的危險降臨,這些錦鯉也早已經失去了求生的本能了。

    楊懷仁很擔憂的覺得,大宋,還有大宋的人,包括高高在上的官員和普普通通的百姓們,或許在長時間優越的生活環境裏,也已經漸漸變作了肥胖的錦鯉。

    國家富裕是好事,可所有人都漸漸沒了危機意識,對整個國家來都是極其危險的一件事了。

    燕雲十六州已經失去了百年,百姓早已經想不起那片土地曾經是中原王朝的國土了。

    文人士子們自然還在憂國憂民,憂思燕雲的詩句也時不時的會冒出來一些,隻是酸儒們隻是嘴上罷了,所謂的憂國憂民,也不過是在士人中間自抬身價的一種手段。

    等他們之中的佼佼者將來出仕為官,在官場和仕途的不斷磨礪中,一個個都變得光滑可鑒,與其假惺惺的憂國憂民,不如為自己討點實際的好處來的實在。

    朝堂上的大佬們自然掛念那片已經想不起來是什麽樣的河山,隻可惜也就是想想而已,即便是好戰的章惇相公,也沒有膽氣敢當著大家麵前出收複河山的豪言壯語了。

    至於官家,寢宮裏包含了燕雲十六州的大宋江山圖依舊高高懸掛,一開始或許每一任皇帝初登大寶之時,也不是沒做過收複燕雲的美夢。

    但圖看得多了,夢做得多了,也就麻木了,然後便漸漸地開始裝作看不見,知道視而不見,晚上的美夢也變換了其他的光景,皇帝還真是能變成錦鯉的。

    楊懷仁是去過燕雲的,想起那片土地上的受苦受難的同胞,他忍不住心頭一緊。

    更讓他傷心難過的,是燕雲之地最精華的漢人,早已經不認為自己是宋人了。

    遼國皇帝向來把百姓分的清楚,有能力或者有才學的人,不管是漢人還是其他什麽民族,他都一個勁的拉攏,慢慢收為己用。

    至於尋常的貧苦百姓,那不過是他們家的奴隸罷了,能勞作創造價值的,自然也要給他們留一口飯吃,不能創造價值的,自然便是不聞不問,任其自生自滅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