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450章:新火器(2/2)

作者:呼啦圈大神字數:7010更新時間:2019-06-30 16:36:41

    進步和毀滅,會同時出現在曆史的進程當中。

    對皇帝這樣的統治者來,他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類似的神秘的力量,他對於任何他控製不了的東西,都會從心底裏感到一種恐懼。

    所以統治者們會想盡一切辦法去封鎖這種進步,和秦始皇焚書坑儒以及中世紀末羅馬教廷燒死布魯諾不同,他們禁錮的人們的思想。

    而宋朝皇帝禁止火藥的使用,是禁錮人們的思想同時,也進一步禁製了人們的行為。

    但曆史的進步從來都不會因為部分當權者的禁製而故步不前,否則你就會淪為落後者。

    中國在春秋時候就有火藥使用的記載了,可到了近代,卻是西方人利用火藥的特性製造出了先進的火器,反回頭來侵略中國。

    所以禁是沒有用的,而是要把強大的力量自己首先鑽研,然後並應用,然後製定一套合理的規矩來限製它,以免被其所傷,這才是利用強大力量的正道。

    楊懷仁自然知道集思廣益的道理,所以他隻是提出了一些根本性的建議,剩下的具體細節,讓吳大人這位老學究帶著軍中的參軍去議就好了。

    關鍵就是如何造,如何用,用完了之後要如何收回來,以及絕對不能外流。

    外流的問題楊懷仁還不算擔心,火藥在宋代並不是什麽秘密,很多製造煙花鞭炮的匠人都知道如何配置火藥。

    關鍵是武德軍所用的火藥,是配比更科學,純度也更高的一種,這種火爆爆炸威力大,絕不是普通製造煙花的土製火藥可以比擬的。

    研製武器用的火藥,可不是一個人就能做到的,學院裏先生們的科研加上像王大炮一樣的火藥工匠們的製作經驗,又經過了無數次論證和試驗,才有了眼下的產物。

    而手榴彈和大炮的製造,看上去東西好像很粗糙很簡單,但也絕不是普通人想造就能造出來的,這也是許多人匯聚在一起智慧碰撞和融合後的結果。

    當然,楊懷仁也是憑借他後世的某些見識,提供了一個最終形態的假設,也為研製和製造的過程提供了方向,也簡化了某些步驟。

    火藥配方,大炮的炮身鑄造材料和鑄造技術,以及手榴彈的設計,這些都是掌握在楊懷仁手中,所以他不擔心會溜出去。

    就算流出去一件兩件的成品,別人想要仿造,恐怕也非常困難。

    楊懷仁為了自己的安全考慮,也試著讓工匠給他做了一把手持的銃槍,自然也沒法跟真正的手槍相比,隻能發射兩次,換彈就非常麻煩。

    不過兩發也夠了,本來也是因為要出征,楊懷仁為了防止特別意外的情況才打造了這麽一把手銃,也不會輕易拿出來用,貼身放著也是為了讓母親和老婆孩子安心而已。

    眼下有了新式的戰船,也有了足夠的後勤補給,還有新式的火器這種超出了時代的大殺器,楊懷仁對這次南下交趾充滿了前所未有的信心。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