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589章:黃花梨(上)(2/2)

作者:呼啦圈大神字數:7042更新時間:2019-06-30 16:37:27

    老夫也隻能出錢建了一座書院,教授儋州的年輕人讀書習字,若是能為朝廷培養出一些可造之材,也沒白白浪費了老夫的些許本事。”

    楊懷仁點點頭,“東坡先生俸祿本是不低的,把錢拿出來興建書院,讓儋州年輕學子免費讀書,又時不時接濟貧苦百姓,先生此舉可謂高潔。

    隻是學生以為,先生此道,不足以改變儋州的貧困麵貌,先生在或許還能勉強維持,但句先生吧不愛聽的,將來先生若不再了,換了別人來治理儋州,情況又會如何?”

    蘇軾陷入了沉思,這正是他最近所擔心的事情,他已經年過六旬,也自知身體一不如一。

    連他這麽在乎儋州發展的都沒有能讓儋州百姓富裕起來,將來換了別人,恐怕就更不可能做到了。

    要知道,以往被貶謫到儋州來當官的,哪一個不是自暴自棄的,誰還有心關心民間疾苦?

    蘇軾其實也明白他現在的做法,也不過是授人以魚,根本不會讓儋州發生根本性的改變,他也想授人以漁,卻苦無好辦法而已。

    東坡先生自然不在乎自己臉麵,笑問道,“懷仁友啊,老夫是技窮了,老夫卻知道懷仁友你最是懂得生財之道,不如你給老夫指點一二如何?”

    楊懷仁也笑道,“我的先生啊,你們真是抱著金碗在要飯啊!”

    蘇軾一愣,“此話怎講?”

    楊懷仁敲了敲放茶水的幾,又指了指院子的大門,蘇軾隨著他手指的方向瞅了瞅,可還是沒搞清楚他表達的是什麽意思。

    楊懷仁微笑著搖了搖頭道,“先生啊,你看看您家裏這些製作了家具和門板的木材,這可都是好東西啊!”

    蘇軾重新打量了一下,這才疑惑道,“你的是這些花櫚木?”

    楊懷仁重重地點了點頭,“對啊,本地人叫的花櫚木,可是上好的木材呢!”

    其實楊懷仁上島之前,就在琢磨著,儋州地方產黃花梨,這在後世可是極其珍貴的木材,價格都是隨隨便便都能賣上價的。

    可他印象裏在中原,文人和富貴人稀罕的多是紫檀木,雞翅木等等,卻少見黃花梨,楊懷仁便想到,大概是因為海、南島地方偏遠,海、南黃花梨還沒有被世人所知,才沒有流行起來罷了。

    實際上早在唐朝就有記載,《本草拾遺》就有“櫚木出安南及南海,用作床幾,四紫檀而色赤,性堅好”的記述。

    隻是因為交通運輸不便等原因,海、南黃花梨一直都沒有被真正意義上的開發,所以也沒有在中原廣泛流行。

    但黃花梨木的木性極為穩定,不管寒暑都不變形、不開裂、不彎曲,有一定的韌性,能製作各種異形家具,和中原流行的諸如紫檀等貴價木材卻有相似的特點。

    楊懷仁覺得,從古到今,人們還是識貨的,隻要有辦法能把儋州的黃花梨砍伐、加工,並有運輸途徑運送回中原,那這個產業所能產生的經濟價值,足夠讓儋州以及本地百姓致富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