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031章:購買羊毛(2/2)

作者:呼啦圈大神字數:7058更新時間:2019-08-21 18:35:18

    隻不過這些東西大都數都是通過簡單的織機紡出來,然後再通過手工的方式再進行二次加工。

    這個成本擺在那裏,想便宜也便宜不下來。

    何況那些毛紡的毯子十分精美,本身就是高檔貨,麵對的消費群體也是大宋的有錢人,老百姓誰會花大價錢賣地毯或者掛毯的擺在家裏?

    楊懷仁差人去買了幾張回來研究,那些毯子精美是精美,但其實做工還是很粗糙的,手工工藝水平,也顯得參差不齊。

    所以他覺得將來他的毛紡作坊裏生產出來的毛料,不管是用於製作保暖衣服的軟毛料還是用於當毯子的厚毛料,肯定比這些西域商人販賣的貨品更加高檔。

    但他要賣毛料,卻不能賣很高的價錢,他最終的目的還是希望老百姓能用上更加優質的冬衣的材料的,所以定價上,一開始就要控製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

    管事們給他算了一筆成本,他聽著聽著,便有些微微皺眉,現在即便有了先進的機械紡機,毛料的生產成本還是沒有下降到他預想的價格。

    原因也是多樣的,最重要的還是大宋沒有足夠的羊毛供應,那些養殖的羊,本身就不是產毛的品種,即便有些多毛羊,所產的羊毛也不是最好的用於毛紡的原材料。

    這也許就是產肉的羊和產毛的羊之間的差別吧,要論羊毛的品質,還是那些北方草原上的品種產毛更多,質量也更好。

    羊毛本來就是那些草原上的羊用來禦寒的,質量自然上乘,所以要想在六月末讓毛紡作坊真正運作起來,羊毛原料的問題也必須要解決。

    這一點其實是早有準備的,楊家負責北邊生意的掌櫃的們也早就給包括蒙古諸部在內的很多部族傳了信,是要購買他們手裏的羊毛。

    價錢還是按斤算,比他們原本賣出毛氈的價錢還翻了一番。

    隻要不是蠢蛋,這筆賬也應該算的明白,從羊毛到毛氈,除了耗費材料之外,還要耗費許多輔料,那些輔料可是珍貴的糧食,能把羊毛直接賣出去,他們省了力氣,還賺了更多的錢,他們自然一口應允了下來。

    剩下的唯一的問題,就是運輸了。

    從契丹人生活的區域走,這一路被契丹人層層盤剝,這些部族賣羊毛的利益就要被剝削掉一多半,他們自然不肯。

    那隻能是從遼國西部繞遠路走了,但走這條遠路,也不是沒有契丹人,隻不過比起從東邊走相比,這邊的契丹人比較好話罷了。

    楊懷仁想了想,為了保證那些部族和他長期的合作,遼國西京道的那些官員,都有他來擺平。

    方式很簡單,給他們送足了錢財,他們自然會大開方便之門,這錢花的好似很虧,但楊懷仁覺得這都是值得的。

    一來給生意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二來就更重要了,這是他分化契丹人的另一種計策。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