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西征(2/2)

作者:二子從周字數:4838更新時間:2021-03-27 19:34:16

    這個速度注定快不起來,劉昌祚也不圖這個快,因為前鋒中還有在西域地位崇高的活佛吉多堅讚。

    西州回鶻二十二城,其中大城六個,伊州、高昌、閼氏、龜茲、彰八裏、北庭。

    伊州是沙州外第一個大城,城主不但沒有抵抗,反而大開城門,捧著圖冊印信,在州城外匍匐迎接。

    城門口圍著一大群的老百姓,見到紅衣活佛下馬,頓時歡呼震天,抱著琵琶、箜篌載歌載舞,歡跳起來。

    伊州的男女老幼,八成以上都是虔誠的佛教徒,此外還有景教,拜火教、道教、薩滿教,簡直就是五花八門。

    劉昌祚命令大軍就在城外駐紮,隻帶著活佛和新軍入城。

    在城主府,童貫填寫了空白告身授予了伊州城守,宣布城守為大宋伊州刺史,然後伊州就成了大宋的城池了。

    大軍還攜帶了大量的絲綢、棉布、瓷器、銅器,入城之後,大開了三天榷市,從伊州百姓手裏換到了大量的牛羊駱駝,各式幹糧,然後在城門口拉起鐵絲網,麻袋裝土壘砌起胸牆,留下五十新軍駐防,揮揮手告別伊州,朝下一個城市前進。

    西州回鶻“樂多琵琶、箜篌”,“好遊賞,行者必抱樂器”。

    大軍離開的時候,合城老少出城,載歌載舞地相送。

    一路都是如此兵不血刃,沿途都有佛教徒奔走相迎,一些虔誠的善信,甚至遠從兩千裏外的龜茲趕來隨軍,充當帶路黨。

    搞得童貫都沒了脾氣,老子這是一路旅遊還是秣馬天山?

    不過很快童貫就高興起來了,過了伊州八百裏,在裏絲路最大的經濟城市高昌兩百裏外的浮圖城,西州回鶻最高統治者——他們也稱都護,不過這個都護是音譯,意譯應當是“獅子王”——甘八爾帶領自己的五萬騎兵,邀擊北路遠征軍。

    冬日絕非騎軍遠征之時,除了如今的宋軍,全世界沒有哪支騎軍可以做到。

    因此當收到宋軍即將抵達高昌的時候,甘八爾不由得大驚失色,不顧嚴寒,帶領自己的人馬從天山北麓的北庭穿過天山,終於在大軍抵達浮圖城的時候攔住去路。

    一場遭遇戰就此展開。

    宋軍的馬有精料,前鋒是原西夏悍將仁多保忠帶領的仁多本部軍和寧夏四路軍。

    光前軍人數都超過了甘八爾的全部軍力。

    時逢天寒,甘八爾的騎軍弓弩皆不能張,馬匹也是最羸弱的時候,戰力大打折扣。

    宋軍連馬匹都有棉袍,仁多保忠的輕騎全部都有棉衣、皮甲、羊皮帽子、手套,戰馬一路每日有三斤精飼料添加到幹草裏,雖然同樣無法張弓,卻有鶴脛弩,冬日裏戰力幾乎不受什麽影響。

    寧夏精騎本來就是吊打西州回鶻的存在,如今武裝到牙齒,六萬精騎幾乎是將五萬西州回鶻圍著狂射。

    待到童貫率領的新軍趕到,戰局再無任何懸念。

    戰機難得,寧夏精騎已經將甘八爾大軍困住,童貫命新軍直接駕著廂車撞陣!

    上百輛廂車就這樣衝入甘八爾的大軍之中,新軍戰士們在車上用連機銃、震天雷瞬間就將甘八爾的騎軍打得炸了窩。

    等到劉昌祚趕到肺都氣炸了,明明稍微施展戰略就能包圍全殲五萬大軍,現在變成了趕羊!

    甘八爾見勢不妙,也不敢再回北庭,朝高昌逃去。

    高昌城守李延慶本是漢人,直接關閉了城門不接納甘八爾,甘八爾無奈之下,隻好帶著殘兵,狼狽投奔黑汗。

    十一月,庚寅,西路軍占領浮圖城,高昌城守李延慶遣使納降。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