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184章 屯田名田爵田(1/4)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10410更新時間:2019-05-01 01:58:54

    雙十一狂歡節來啦!推薦微信公眾號:guoertejia免費領超級紅包和限量優惠券。打開微信添加微信公眾號:guoertejia買東西更劃算。

    關中。

    斐潛離開之後,原本搬離了長安的左馮翊和右扶風的治所,便為了相互協調和統一,便又重新搬了回來,歸於長安城內。

    左馮翊的大印在徐庶手中,京兆尹的印在賈詡手中,至於右扶風的印綬麽,雖然斐潛沒有明講,但是賈詡和徐庶兩個人也自然的將其塞到了龐統的手裏。

    當然,美名其曰是讓龐統代為保管。

    然後關中三巨頭便算是成型了。老中青三代,剛剛好。因此可以說,關中的事務,這三個人湊一湊,就算是代表齊全了。

    安置流民,雖然說是千頭萬緒,但是畢竟關中的底子還在,田地也不用重新開墾,隻是需要將焚毀損壞的村寨村落,重新整理出來,統籌安排就是了,而這些事情,對於之前在並北和陰山就有這樣工作經驗的,斐潛從退伍兵卒當中安排的基層官吏來說,實際上難度並不是太大。

    隻是繁瑣,相當的繁瑣。

    一群連左右都分不清楚,連最基礎的一二三四都不認得的流民,要讓其聽從政令,並且懂得含義並且遵行,在人手並不是那麽充足的條件下,自然是需要做出很多相應的細致工作的。

    而在這些工作當中,對於土地的安排,這一項最為貴重的生活生產物資的安排和規劃,則是關中三巨頭當下最為關鍵的一項政務。

    關中的這一片土地,可以說是經曆了最多的變革,也見證了太多製度變換,從“井田製”到“名田製”,然後又經曆了短暫的“王田製”,然後又重新回歸“名田製”,然後又逐漸看著“名田製”走向毀滅。

    因為土地製度直接關係到了上層建築最根本的問題,牽扯到了賦稅和徭役,同時也牽連到了許多重大的後續政治的製度,所以當下土地的問題,不可不慎重。

    這一日,關中三巨頭就坐在了一處……

    “……死徒無出鄉,鄉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則百姓親睦。方裏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畝,同養公田;公事畢,然後敢治私事,所以別野人也……”徐庶捋了捋胡須說道,“奈何周王,成於井田,敗也井田也,蓋因人有私欲,田有私畝,以公代私,非惰即廢也……”

    龐統點點頭說道:“‘井田’不可用,‘王田’不可取……先秦以‘名田’而強,漢初以‘名田’而盛,征西將軍以名田授民,暗合天意……而關中之輩,多屬井底之蛙,著實可歎,竟欲螳臂擋車……”

    賈詡眯著眼,說道:“這也難免。並北行‘名田’,尚無大礙,可這關中田地,多有其主,‘名田’之策,便損其利也,’爵田‘亦如是也……不過若行‘限田’,亦難免震蕩,不利於治……”

    井田,名田,王田,便是在關中之地,實施過的幾個比較有名的田政。

    “井田製”,這個最早在華夏大地上成熟的土地製度,始自夏商,完善於周,滅亡於春秋戰國。

    井田以方塊為形,由八家共用一井而耕之,每家各占私田一百畝,中間一百畝為公田。經此細分之後的土地形狀像“井”字,故謂之井田。八家需先在公田上耕作,以繳納被稱之為“助”的勞役地租,然後各家才能對自家的私田進行耕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