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605章 愚人勿辯(2/4)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9402更新時間:2019-12-19 20:30:53

    孔老夫子也說過,不可以德報怨,要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才是正理。

    三人在外見過了麵,相互行了禮,然後斐潛邀請著許定到了廳堂之內就坐,又聊了兩句之後便轉到了正題之上。

    “此書,從何而來?”斐潛問道。

    許定拱手回稟道:“乃鄉野傳之,某抄於帛也。”

    “並無檄文?”斐潛皺了皺眉,“某待壯士以誠,還望壯士如實說來……”

    隻是口口相傳?

    斐潛一萬個不相信,雖然說這一片文章寫得的確不怎麽樣,但是也不是說在漢代這種文盲率相當高的時代就可以完全依靠口頭傳達,就可以表述清晰的,所以許定所說的什麽鄉野口傳,然後他才抄寫下來的,必然有問題。

    許定遲疑了一下,然後拜倒在地,回答道:“這個……非某有瞞驃騎,乃此事,確實蹊蹺……唉,此書乃夜中,有人以箭矢,射入莊內……某亦周尋不得,故不敢妄言爾……”

    “為何射入壯士莊園?”龐統在一旁追問道。

    許定拱手說道:“在下兄弟二人,於譙薄有俠名……”許定又停頓了片刻,又補充說道,“某亦聽聞,陽安李文達,泰山臧宣高,也是有此等文章……”

    哦,明白了。

    斐潛和龐統交換了一個眼神。

    許定是遊俠,李通也是遊俠,臧霸也是某種程度上的遊俠遊俠集合體。

    根據這一封錦帛看來,看來就是根據這些遊俠的特性而製定的了。

    在東漢,莊園割據成為了一種常態,而在各地這些大小莊園之中,由遊俠,或者說其中有遊俠勾連而成的莊園體係,又是漢代莊園割據之中的一種特殊形態。

    俠,在金文和甲骨文當中是沒有這個字的,這個是後來派生出來的字體,本意是“夾”,形態麽,就是一個大人胳膊之下有兩個小人,而漢字很多時候是可以望文生義的,所以也就可以猜測一二古人對於俠是如何看待的了。

    從春秋時代開始,墨家興起和衰敗,但是俠義的概念卻流傳了下來,到了漢代的時候,這種文化甚至很被推崇,司馬遷的史記之中,就有專門的一個篇章用來講述遊俠。

    不過從《後漢書》開始,正史不再有《遊俠傳》,這些遊俠便隻能出現在野史之中,但是一直沒有淡出華夏的實現,一直持續到了唐代。至於宋朝之後,這種俠,漸漸的就被綠林,江湖所替代,其中的蘊含的主要概念也有了一些變化,甚至被主流的社會階層排斥。

    其中遊俠頻出,且具備濃厚的遊俠文化的,便是南陽。特別是在王莽時期,雖然遭受到了沉重打擊,但是遊俠依舊在光武帝逐鹿中原的時候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可以說,當時在光武之下,最初就是遊俠組成的小集團。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