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614章 一本書的事情(1/4)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10822更新時間:2019-12-27 20:29:20

    就在張飛在定笮開始了爭鬥的時候,在長安之中,也漸漸的不知道什麽時候開始,掀起了一陣相互爭鬥的風潮,但是這個風潮並不是兵卒之間,而是士族子弟在經學方麵上的爭鬥,也可以說是在文學上麵的相互批判。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這句話真不是隨便說說的。

    文學,從古至今,都是多維度的,而在多維度之下,對於同樣一件文章,就有不同的看法和思維角度,就像是普通一篇作文,拿給幾個不同的語文老師看,得出的分數就有可能大相徑庭。

    可能這位先生得寫的一手字太爛,結果A老師隻粗粗看了看,然後再也沒有細觀下去的玉望,隨手就給個一般的分數。

    而B老師耐心好些,看完了覺得文章當中有些用詞巧妙,思想內涵也算是深刻,又恰好符合這位老師的口味,於是給了個高分。

    C老師也看完了,覺得雖然文筆不錯,但其中有幾句私貨,蘊含的價值觀不值得提倡,於是又給了一個很低的分數。

    那麽三位老師誰對誰錯?

    不要說第一位老師就有什麽錯,因為後世高考裏麵都是這樣,一個老師要改多少作文卷子,字都寫不好,還指望老師一個字一個字的去辨認去核對?好歹也努力辨認了一陣,給了一個中等的分數也不算是差了,更何況還有不少老師因為字不好就直接給低分的……

    一篇作文都是如此,那麽一係列的文章呢,就更多的問題了。

    古文經學之中如此,今文經學也是如此。

    “昔周王衰,而禮不正,七國紛爭,先秦而起,旋即漢興,以相襲承,其道甚著是也。夫子樂正,雅頌其所,修易序書,製作春秋,以記帝王之道。然夫子沒,而微言絕,幸得伏生誦尚,晁公收錄,方得以傳,今爾等不思其德,反言其弊,如此情何以堪!”

    “非也!非也!尚書初出於屋壁,朽折散絕,今其書見在,時師傳讀而已。詩始萌芽,天下眾書,往往頗出,皆諸子傳說,猶廣立於學官,為置博士。孝武皇帝亦曾言,離於全經,固以遠矣。尤可見書缺簡脫,豈能無弊之有?”

    “漢興之時,仲尼多絕,法度無襲,唯有一叔孫通,略定禮儀。經至易卜,未有他書。當彼之時,一人所不能獨盡其經,或為雅,或為頌,相合而成。此頗有詩禮春秋先師之風也。又經光武傳承,博問人間,若立辟雍封禪巡狩之儀,則幽冥而莫知其原。猶欲保殘守缺,挾恐見破之私意,而亡從善服義之公心!”

    “此乃眾庶之所為耳,非所望於士君子也。不過數家之言,豈可杜塞餘道乎?糾察本源,乃學問之道,鑿研文峰,乃君子之美也!皆有征驗,今古相應,豈不美哉?豈可因噎廢食乎?”

    “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誌其大者,不賢者誌其小者。今此數家之言,所以兼包大小之義,豈可偏絕哉?”

    這樣的場景,時不時的在長安之中出現,不管是高雅昂貴的膾絕樓,還是普通街邊的新式茶館,都能見到幾名,甚至是十幾人圍在一起爭論不休,旁邊還有一群或是聽明白,或是聽不明白的吃瓜群眾……

    “這是在幹哈子?”

    “在吵架吧?”

    “光吵架不動手啊?”

    “不知道哈,要不再看看?”

    “呃……好吧,閑著也是閑著,要不買個瓜來?”

    且不知道這些吃瓜群眾最終能不能得償所願,但是很多普通人根本不明白這些人究竟是再爭吵著什麽,也不知道這些人為什麽要爭吵。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