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146章儲備(1/4)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9120更新時間:2022-06-14 15:10:39

    諸葛亮和棗祗站在渭河邊上,看著兩岸的幾乎是連接到了一起的屯田。

    大多數人都是有惰性的,尤其是這些大多數人集結而成的一個社會群體的時候,總是覺得別人應該回去做,所以自己就可以不用去做。

    聰明的人會懂得如何克服這種惰性,甚至還可以反過來利用別人的惰性。

    耕田之中的勞作無疑是辛勞的,一年四季幾乎都不能休息,但是為了自家的未來,這些屯田的流民似乎已經將惰性伴隨著汗水一同深埋在了土裏。

    尤其是這些屯田的流民,看見棗祗等人也和他們一樣在田間地頭奔勞,為了改進農業技術不辭辛苦的時候,就更沒有什麽怨言了。

    以身作則,便可垂範。

    君王五賢,便有五臣。

    棗祗作為整個驃騎政治集團的農業大主管,說不辛苦那是假的,即便是農閑的時候,棗祗也需要時不時的去看一下田間地頭翻耕的情況,肥料的堆積數量等等,經常是一年下來,身上總是有一股泥腥味。

    棗祗伸手捏起了一塊土,然後給諸葛亮看,

    諸葛亮立刻抓住了重點,

    棗祗將手中的土塊遞給了諸葛亮。

    諸葛亮稍微用了些氣力,便成了粉末,細細的隨風落下。

    棗祗饒有興致的問道,臉上帶著些笑意。兩個人都是從鹿山之下走出來的,就有些像是前輩帶著後輩,有一種自然而然的親切感。

    諸葛亮沒有在意細細的黃土沾染了他身上的衣袍,而是皺著眉頭,又重新拿了一塊土塊,再次捏碎,

    棗祗點了點頭,

    棗祗抬起頭,環顧四周,說道,

    簡單來說就是要保持水土,但是要向漢代人解釋一個水土保持的問題十分的困難,因此斐潛就幹脆借五行來說明,便使得棗祗等人一下子就理解了。

    諸葛亮說道,

    棗祗點了點頭。

    漢代人是磅礴大氣的,所以有些時候便多少有些粗糙。就像是漢代的農業的發展,在很多時候是因為人口的增長,所以不得不考慮技術的更新,並不是有意識的在發展,而是無序的前行。

    在漢代之前,很多農業上的技術其實早已經存在,隻是在進入了漢代之後,因為人口的增長使得對於漢代封建朝堂有了一些壓力,因此漢代的朝堂官吏才開始考慮采用更高產量的農業技術,從而使得一些農業技術在漢代得到了推廣。

    從這個角度來說,漢代朝堂推廣農業技術,或是有意識的提升農業產量,並非是漢代朝堂主動行為,而是被迫無奈不得不進行的改變,因此在農業發展方麵,就有一些能用就好,夠用便成的敷衍之感。

    同時,雖然說三四百年的大漢期間,始終在強調著農業的生產,也有地方形成了大規模的集市貿易,但是依舊滿足於自給自足的程度,為數不多的額外產出,也常常是到了地方鄉紳豪族大戶手中,成為孤立的,地方性的豐盈或是貧瘠,沒有統一的全國調度機製。

    棗祗一邊說,一邊向前走,然後到了一處棚屋之中,讓人拿出了一套犁地的工具,

    黃土高原上的特殊地理環境,是要求盡可能的保存水分,而黃土毛細結構又很容易使得水分征伐,減少水分蒸發的辦法就是鬆土,在土壤的表麵形成一個保護層類型的土層,從而切斷其汲取更深土層的通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