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50章:閑則生事(1/2)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7776更新時間:2019-01-29 00:20:31

    結寨以成塢,壘堡以圖保,戰亂之秋的歲月裏,許許多多的豪強和大族就是這麽保證自己的生存。

    有些大族自然是無法以一家之力建立塢堡,那麽按照血統親近,又或是聯姻合作,集中物力、財力、人力來建造一座防禦功能強大的塢堡,成了上上之選。

    “爾榮上次聽從壽陽文的謀算,清除的塢堡頗多。”紀昌話的對象是田朔:“現在幸存下來的那些塢堡,不好對付。”

    田朔曾經是一地的縣丞,自然無比清楚塢堡不好對付。他就是不太明白紀昌為什麽一麵喊著不要累月激戰,另一邊又想要尋找敵手。

    “我們的這個勢力崛起時間太短,不能沒有敵人。”紀昌本不需要分析,卻耐心解釋:“太多流民剛剛遷來,安逸將令他們新生懈怠,一旦閑了就會事不斷,大事就要亂。對於朝廷(後趙),隻要有大軍開來,我們隻有躲避海島的份,斷然無法與之抗衡,不宜再行挑釁。對結寨自保的豪強卻是沒有這等憂慮。”

    田朔是管民的嘛,非常認同紀昌對民眾的評價。

    管理民眾,不同的時期會有不同的方式,漢部新興,那些人不存在太多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不過是當成一個避風躲浪的港灣,風平浪靜生活下,一些不安分的人尋釁生事是必然。

    這也是流民聚眾的特性,怎麽防都沒法防,因為自有了陳勝與武廣,總是會有一些腦子壞掉的家夥,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明明沒那個能力還總喜歡吼嗓子“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對於一無所有的人來講,鼓動群眾暴亂,趁機謀事,成固然可喜,敗也不過是爛命一條,有什麽好可惜的。正是因為沒什麽好失去的,不會對什麽進行珍惜,文藝點就叫“無恒產者,無恒心”,開啟亂世的一般就是這種除了爛命一條沒什麽好失去的人。

    田朔在搖頭晃腦:“無恒產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恒產,因無恒心。苟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己。乃陷於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製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

    “……”紀昌知道這句話的出處,可是田朔現在念這麽一大串是什麽意思?

    那是《梁惠王章句上》中孟子過的一些話,其實並不全,但沒必要全部引述。

    簡單一些的講解,就是:沒有固定的資產而有一定的道德水準,隻有士人才能做到。一般的民眾,隻要沒有固定的資產,便沒有一定的道德標準和行為準則……

    紀昌要的不是什麽大道理啊,他就是想,那群流民背叛和****起來不會有什麽太大的代價,希望田朔可以拉攏一些背叛需要代價……也就是有家有室的人,成為安置地的中層階級。

    “有道理……”田朔聽得雙眼亮,就是看紀昌的表情有些不對勁,怎麽看都像是警惕:“紀昌兄……是要涉及民政?”

    紀昌連忙搖頭否認:“我為君上輔佐軍務已然抽不開身,民政還要田朔兄多多輔佐君上。”

    田朔這才臉上綻放笑容,挽著自己的山羊胡子連連稱:“不敢,不敢。你武,我文,共同輔佐君上,必然會成就一番佳話。”

    春季馬上就結束,夏季很快就要來臨,安置地周邊的雜草每都在清除。被清出的草,它們是被整理著放置起來,趁著還有韌性時,會有人組織編草鞋、草席之類的東西,另外還有必要的蓑衣以及鬥笠。

    漢部現在幹什麽都是有功勞,新的告示已經宣布,達到一定的功勞會被接納成為漢部一員,日後就能自稱漢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