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76章:謀求人口(1/2)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8042更新時間:2019-01-29 00:20:36

    漢部需要人口,大量的人口,能夠親自出去截留流民的機會就那麽幾次,再多卻是不會有。大部分的晉人不是在結寨自保,便是成為了胡人的奴隸,想要獲得人口去動那些塢堡明顯不合適,唯有從胡人那邊交易晉人奴隸了。

    中原和北方的晉人數量不少,但誰也沒有一個正確的數字,劉彥的胃口不大,隻要治下能夠有二三十萬的人口,他就有把握在未來的五年將半島展起來,隨後就該是在後趙諸王子的內戰中尋找到更大的機會。

    是的,盡管劉彥對“五胡亂華”的曆史真的不是太熟悉,但關於後趙因為爭權奪位爆內戰還是知道的。他知道自己有數年的時間來累積實力,一切就看到時候有多大的力量,能在那一次的動蕩中做到什麽地步。

    與連城伯的交易進行得不是那麽順利,胡人的警覺性太高,漢部又沒有足夠多的騎兵,雙方第一次的交易是二十柄戰劍換取了兩百四十頭牛。

    “這股胡人部落到算是聰明,沒有在牛上麵下手腳。”紀昌的是牛大多健壯,公牛和母牛的分配也算是合適。他比較輕鬆地:“再交易幾次,該支部落就會失去警惕,介時君上想滅……易如反掌。”

    劉彥已經派出了斥候去紀昌選定的位置偵查,他們回去之後就會立即將計劃付之行動,按照塢堡的規模先建立一個框架。

    “確實,按照塢堡的規模是略……”紀昌不是那麽懂得建城:“隻是……君上?我們與之交戰的叫姚伊買,聽聞此人乃是姚弋仲之子。”

    姚弋仲何人也?紀昌深怕劉彥搞不懂狀況,非常詳細地介紹了一下姚弋仲的身份。

    當然,紀昌其實也不知道姚弋仲的過往,但是光在後趙能持節,官拜十郡六夷大都督,武職是冠軍大將軍,聽名頭可就真的是夠唬人的了!

    劉彥當然擔憂,所以就等待著紀昌可以給出什麽好建議來。

    “此戰結束,回轉之後還請君上派人前去東萊郡。”紀昌嘴角帶著笑意:“東萊書院該是知曉君上此戰得勝,即便是為了後路……也該派人前來為君上效力。”

    東萊書院啊?劉彥還是比較期待,可他真的不認為東萊書院會對他產生多大的幫助。這個年頭太奇怪了,越是有名氣的大儒越不願意給晉人效力,對於胡人的招攬反而是趨之若鶩。

    “這個……”紀昌不見任何的尷尬,實話實:“胡人遍布中原,晉室南遷。中原未見有大英雄、大豪傑,與胡人之爭皆是失敗……。”

    就是,大儒們並不認為除了胡人之外,誰能夠在中原站穩腳跟。有太多太多失敗的例子,死的人也著實是太多太多,一次、兩次、三次,竟然沒有人敢去為除了胡人之外的勢力出謀劃策。

    劉彥沉默了,他並不是真的了解這一段曆史,這段曆史在後世的民族大團結需要的前提下一直被淡化,沒人能夠真的知道到底生了什麽。

    “有大儒認為,該教化胡人,使之胡人成為‘華夏’。”紀昌一臉的嘲諷:“先前或許是對的,可是景侯(張賓)諡後,大變樣了。”

    張賓啊?輔助石勒建立後趙的一個謀士,被稱為“算無遺策、機無虛。他盡管是輔佐石勒的第一謀士,盡管受石勒和群臣敬重,可生前也就那個樣,等死了才被追諡號為景侯,追封為“散騎常侍,右光祿大夫,儀同三司”,堪堪配享丞相同等待遇。

    看吧,第一謀士,石勒能夠建國仰仗於張賓的出謀劃策,可是生前與奴隸無二般,死了才有哀榮,然而卻是堪堪與丞相同等的待遇。就是這樣還有無數的儒生羨慕,然後以張賓為例子,開始了儒生大肆投奔胡人的潮流,甘當在胡人看來是條狗,晉人看來是叛逆或奸佞的角色。,到底賤不賤?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