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98章:各有所需(1/2)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8314更新時間:2019-01-29 00:20:41

    劉彥算是看出來了,自己的身份已經被冉閔那邊的人所窺知,不然申鍾不會特別跑這一趟。

    當然,劉彥還是搞錯了,冉閔那邊是知道了劉彥晉人(漢人)的身份,但是他們並不認為劉彥可以拿漢部的所有主意。

    事實上,關於劉彥是高句麗那邊在後趙摻沙子的這一定論,冉閔那邊一直非常篤定。他們之所以派出有絕對份量的申鍾過來,是要拉攏或者利用劉彥。

    拉攏有一個前提,便是收劉彥為己用。利用就更有頭了,隻要控製了劉彥,冉閔這一方不就可以源源不斷從高句麗那邊獲取資源了嗎?

    “所以,並沒有現漢部在海岸邊有鹽場?”申鍾不裝瘋賣傻的時候還是一個很有威嚴的人:“將海中某個島嶼存在鹽場的事情也排除了嗎?”

    寧文博保持行禮的姿勢,回道:“稟侍中,漢部領民對我等警惕心太強,難以詢問。”

    “這樣啊?”申鍾擺了擺手,示意寧文博退下。他將視線轉移到一直恭恭敬敬站在一側的那些人身上:“劉彥想要買人。”

    恭敬站立的人聞言都是立刻挺直了腰杆,他們有一個共同點的身份,既是冉閔的私人部曲。

    要真切的知曉一點,部曲可不是誰都能夠當上,同時身為某個人的部曲也等同於是簽下了賣身契。

    冉閔的部曲與其他人的部曲略有不同,雖都是部曲,但冉閔收下的人幾乎全是各豪強或大族派去的家中親族。這些豪強和大族派家中子弟為冉閔效力,裏麵的因由非常的不簡單,並非簡單的庇護者和被庇護者的關係。

    如果了解曆史會對一件事情感到意外,那便是冉閔從來都是以寡擊眾,屢屢更是以弱勝強!

    鄴城保衛戰,冉閔一千對七萬,勝,斬三千。

    邯鄲之戰,敵軍十萬,冉閔勝,殺敵一萬。

    蒼亭之戰,敵聯軍,冉閔二十萬大軍,勝,殺敵兩萬八千。

    襄國之戰,冉閔十萬兵馬對石袛、石琨、慕容鮮卑三方十餘萬精銳,因聽信道士妖言,貿然出戰,敗,全軍覆沒。

    第二次鄴城保衛戰,劉顯七萬大軍,冉閔勝,斬三萬,劉顯殺石袛。

    第三次鄴城保衛戰,劉顯叛亂,進攻鄴城,冉閔再勝。

    常山救援戰,冉閔八千騎兵增援,勝,劉顯滅亡。

    廉台之戰,慕容恪近二十萬鮮卑精銳,冉閔不足萬人,血戰殺敵,突圍而走,最後戰馬倒斃被俘。

    一共記載九次大戰,七次獲勝,掃平冀州,滅絕石羯。要知道,羯人是越匈奴的強悍異族,其重騎兵戰鬥力驚人。冉閔是如何能取得如此戰績呢?曆史記載,冉閔麾下將士極盛之時達三十萬,過了石羯鼎盛之時。但是,隻要知道乞活軍是什麽,就不會覺得人數多就是好事。

    在論述冉閔最強盛時期的兵力之前,需要簡略的介紹一支重要的軍事力量,這就是五胡亂華期間北方漢人最大的武裝集團----乞活軍。

    乞活軍是胡人殘殺晉人,大肆破壞中原的產物。伴隨著匈奴和羯族的崛起,北方晉人遭受了幾乎滅頂之災。幸存的晉人為了自保,自的組織在一起,他們以流民集團的方式,一邊武裝自衛,一邊四處遷徙求生。這種流民武裝集團就是乞活軍。而乞活軍的統帥是李農!

    李農是誰?是石勒的好哥們!也就是,實際上李農並不是冉閔的部下,他會支持冉閔,但是卻沒有可能完全聽命。

    冉閔為什麽能夠屢屢以寡擊眾?無它,是因為中原那些依附他的豪強和大族,這些人一直都在向冉閔輸送優質的人才和兵源!

    事實上不管是申鍾或是其餘的什麽人,他們在後趙朝廷擔當什麽官職,有一個身份終究是無法分割,那便是晉人的身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