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04章:有效整合(1/2)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7684更新時間:2019-01-29 00:20:45

    漢部又有大動作了,聚居到了櫃縣的那些人,他們吃了別人提供的飯,就該聽從命令行事。再有,漢部算是大方,不但給了飯吃,更是拿出一些糧食作為賞賜,隻要求眾人能夠聽從號令進行征戰,若是得勝還將會有厚賞。

    本來就是缺乏糧食才聽從新任郡守“就食令”來到櫃縣,他們拿到了屬於自己份額的糧食,雖一些不符合要求的人被遣送,但好處已經到手,誰也沒有太過抗拒,甭提這一次的“就食令”竟然還有後續的好處。

    眾多的家族和部落,他們帶來多少人,各自整合成為一隊,按照人數多寡,給了臨時的安排。

    “對,不給予官職是因為沒有必要,但為了方便指揮,就該知道哪些人手下有多少戰力。”魏駿馳臉上掛著笑容,看著卻是有些陰冷:“吃了提供的飯,就該有把命送掉的覺悟。”

    那麽絕對不過份,要是劉彥沒有出“就食令”,那些聽從召集令的貨色大多也是會死,大約是各個家族四處尋找目標攻殺搶掠,死在攻堅上麵。或是,等待身體被餓得衰弱之後被拋棄,留在荒郊野外餓死,也許是被野獸咬死。

    沒有半點開玩笑的意思,每年的夏季接近秋季的時候,就是中原各處戰事最為頻繁的時刻,為了獲得能夠活下去的糧食殺來殺去。

    本來該是由爾榮下達“就食令”,偏偏爾榮出“就食令”之後就被漢部幹掉,那個時候等於是一套既定的規則沒了,要不是漢部在隨後有大動靜,與姚伊買集結的那批人狠狠地交戰了一次,長廣郡早就該亂起來了。

    劉彥率軍出征,也就是滅樓家、攻塞婁納阿部落的時候,當時其實就已經是亂了起來,就像是看到戒備森嚴的塢堡或是城寨,又比如那些一直流竄的遊牧部落,他們不敢招惹勢大的漢部罷了。

    話又回來了,劉彥沒問,也沒有人提醒,他還是在出“就食令”之後才知道有那麽一回事,原本也不是不知道到處在攻伐,隻不過以為是亂世常態。

    劉彥不知道的東西還多著,但他絕對不會白白拿出糧食來便宜人。

    “對,家族旁支前來效力,每年會有固定賞賜。”

    紀昌看上去挺有官威,他現在有三種身份,一為劉彥幕僚,二是漢軍長史,三官拜長廣郡丞。長廣郡郡丞是後趙朝廷體係下的正式官職,卻也是他最無所謂的一層身份。

    無需特意觀察,誰都能看出紀昌最近平添了一種威嚴和……難以形容的逼人銳氣。他自以為猜出劉彥是強漢血脈後裔,內心裏為“正朔”效力的使命感爆棚。雖然,他沒有直白對劉彥或是任何人提過,但真的是感覺無比的自豪,真心是打算為劉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

    不過話……強漢那一脈的皇帝,西漢皇帝似乎對待功臣都相當不地道?

    紀昌麵對的人非常多,有選址固定居住的家族,有保留遊牧的部落。他已經講解了有一會,個別聽不懂的又是反複問,得有些口幹舌燥。

    吸收各個家族或部落的一些旁支,讓他們來漢部效力,給予相應的報酬,對於很多人來講無疑是一件美事。漢部崛起,特別是掃樓納阿部落不戰而退之後,觀望的人都該知道此後長廣郡是由誰做主。

    強如塞婁納阿部落都躲避漢部,他們這些和塞婁納阿部落完全不能比的勢力,除非是被逼到不得已的地步,誰又願意去輕易得罪正在崛起的漢部?

    強者擁有一切,那是永恒存在的普世公理,隻不過現今年頭將這件事情放大,也是變得更加肆無忌憚。

    響應“就食令”前來聚居的每一家,他們都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會被漢部索取什麽。一般情況下,是會出一些嫡係子弟作為人質,自古以來也都是這樣的情況,尤其是在先秦戰國時期最為普遍,給人當質子真沒有什麽突兀的地方。他們奇怪的是,漢部竟然要的不是嫡係長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