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13章:時光荏苒(1/2)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8306更新時間:2019-01-29 00:20:47

    兩年後?劉彥打探得無比清楚,現在慕容鮮卑建立的前燕還沒有大肆攻打高句麗,那也就是他可以在前燕攻打高句麗的時候狠狠地分上一杯羹!

    兩年後是什麽時候?劉彥並不清楚,畢竟他又不是專業的曆史學家,哪裏又會清楚啊!

    再有兩年是:公元4年,壬寅年(虎年);成漢漢興五年;東晉鹹康八年;前涼建興三十年;後趙建武八年;代國建國五年。

    那個時候,劉彥必須要對慕容鮮卑攻打高句麗摻和一腳,那是他在後趙內亂之前,完成係統升級到“城堡時代”的唯一機會。失去了這個機會,等待後趙大亂,漢部就要麵臨無休止的戰亂。

    後趙大亂期間,比漢部實力強大的有太多太多,另有冉王會開啟大殺器,稍有不慎就是人亡族滅的下場,容不得劉彥心裏不產生急迫感。

    時間就是在一瞬一瞬的眨眼間流逝,秋收之後的漢部比較配合地押解應該上繳的賦稅前去廣固城。

    押解糧食的田朔回來之後很是吹噓了一番,是見到了青州各郡的一些高層人物,認為見識到了大場麵。

    “不見不知曉,前去廣固城的人之中,主事的晉人占了六成。”田朔出了一個實情:“六成之中,屬於東萊書院那邊出身的人又占了至少一半!”

    劉彥現在對那個什麽東萊書院的感官早就變成了負麵。固然是東萊書院對他的態度上,更多的是懷疑接受這麽一個書院的效力是好處多一些,或是危害多一些。

    東萊書院的那些人,他們會互通消息,等於是接納東萊書院的人就等於會暴露很多秘密。誰又清楚漢部在某會不會碰上有敵軍來攻,結果是漢部的兵力、布防情況等等早被對方知曉?

    因為心存顧慮,也是一種心氣使然,劉彥並不打算再去尋求東萊書院的效力,他不能為了一些可能的便利,讓整個漢部處於可能爆的危險之中。

    關於廣固城所生的那些事情不過是一個插曲,漢部有條不絮地按照定下的計劃在運行,有內部的整軍,有各家族派來人手,自然更有漢部牽頭長廣郡的那些大家族準備對東牟郡的攻略。

    “出多少力氣,得到多少回報。”呂泰就是一個不苟言笑的人,長久以來便是如此,但他此刻臉上卻是掛著淡淡的笑容:“我們所采取的方式得到各家的認可。”

    人口過三萬的李家與王家,兩家各自出了兩千人,擔負一定的糧秣,他們的武裝會保持一定的自主性,但總體來講還是聽從漢部的指揮。

    要不是情況特殊,沒人會接受自己治下存在這種特殊的家族存在,但劉彥知道這已經非常好,以往的那些郡守壓根就無法做到這一步,他能讓李家和王家合作還是因為對待晉人看重的份上。

    蒲家那邊出了一千人,隻是沒有準備輜重或是糧秣。一開始他們是要求待遇與李家、王家無二般,李純與王校沒有什麽意見,但劉彥這裏蒲家通不過。

    開的什麽玩笑!?對於劉彥來講,付出多少得到多少回報才是真理,漢部都參與到這個遊戲規則,蒲家想要破壞規則,誰給他們這樣的底氣!

    蒲家在劉彥反對後還強硬過那麽一段時間,等待紀昌帶著他們去看一下那些造出來的攻城器械,再去看看正在操練的部隊(當時是部族武裝)。最後蒲家愉快地表示,決定還是按照規則來。

    非青黃不接的時節中,按照後趙朝廷的規定,劉彥無法行使郡守的權力,既是向治理下的各個家族下達聚攏兵力的命令(就食令),攻打東牟郡的事情也絕無可能大事宣揚,一切隻能是偷偷摸摸的來。

    多方有了共同的目標,於一些不明真相的家族看來就有些心驚肉跳了,他們隻看到強大的家族在非必要的時候都聽從劉彥的命令,心虛之下哪敢給漢部找什麽不痛快。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