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23章:登陸馬石津(1/2)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8168更新時間:2019-01-29 00:20:49

    蔡家的船是一種與內河船隻沒有太大區別的船隻,就是那些樓船,幸虧的是至少知道海麵不能船身太高,隻建了一層的“樓”,又將船身盡可能地加大。

    不但是蔡家,東牟郡的各家族船隻都差不多是相同的款式,差別就在於船身大罷了。

    劉彥其實是比較不待見樓船,特別是知道那些樓船的船底是平的之後,要不是渡海船隻不夠,真沒有想要用這些怎麽都不靠譜的船隻。

    十八條樓船,多則四桅,少則兩桅,盡管蔡優一再保證海麵航行的可靠性,但劉彥使用沒敢讓它們被使用來裝載人手,除了必要的水手之外隻是裝載輜重。

    漢部這邊出動的是二十二條四桅大船,也就是柯克帆船,裝載著大量人手和主要物質,作為船隊的領航,分布航行在最前麵。

    接近四月的渤海顯得相對風平浪靜,看去龐大的艦隊靠著航行在廟島列島周邊,島上是不斷歡呼搖手的漢部領民,船上的人也是不斷搖手致意。

    海上航行對於漢部的大部分人並不是什麽新鮮事,但基本上就是短途的航行,除了極為少數的人之外,大部分都沒有一坐船就是差不多大半的經曆。

    “已經在改了,新建的船隻,船底不會再是平的。”蔡優著話的時候沒有半點尷尬:“款式也在變動,不會再怕大風了。”

    起來,東牟郡那些家屬那麽多年到底是在幹什麽啊?連內河和大海該是什麽樣的船底都沒有摸索出來,就隻是摸索出船底應該有壓艙的重量。而似乎也不能怪他們,有些東西破了看似很簡單,可是不懂的時候就是不懂,任何技術的跨越不止需要積累,還需要那有時候的靈光一閃。

    蔡優那些家族之所以死心塌地的選擇歸附劉彥不是沒有理由,除了劉彥的重要之外,柯克帆船的造船藍圖方式都對他們開放。

    經常出海的人會明白一點,合適的船隻會起到什麽樣的作用。他們更加明白有了那些大船,漢部根本不可能被剿滅,這種有賺不虧的事情,不牢牢抓緊可真的就是傻了。

    非常真實的情況,甭後趙了,現在又有哪些勢力懂海船呢?漢部往海上的島嶼一撤基本就算安全,接下來就該是漢部不斷侵襲,使得地方沿海糜爛的時刻了。

    船隊大概是二到三節的度在航行,因為可以始終看到6地的關係,不存在迷路的可能性。

    他們是從早晨卯時(5:~6:59)開始準備,辰時初刻(7:~7:15)出,經過約兩個時的航行,來到了廟島列島這條島鏈的最東端,亦是現代稱作北城隍島的地方。

    從北城隍島的海域看去,遙遙地能夠看到遠方的6地,那裏在現代被稱呼為旅順,在西晉時期那裏叫馬sJ在更早之前的強漢時期叫遝渚或遝津。東晉鹹和八年(年)王齊和徐孟率船艦出使慕容鮮卑,即“船下馬sJ於此登6。

    東牟郡的那些家族每年都會來這邊與一些遊牧部落進行交易,他們知道馬sJ在哪,但是據他們所講港口已經廢棄,整個半島隻有極少數的一些獵戶,除此沒有什麽人了。

    蔡優一路上根本不放過可以觀察的一切,他幾乎是整艘船走了個遍,又對各個崗位的人手需要幹什麽進行了詳細的詢問。

    “君上,此等船隻……看著不像是作戰用途?”蔡優雖然是使用問句,但明顯是有其洞察的地方:“載重力足夠強,可是靈活性和航不像是作戰用的船隻。”

    華夏的造船者們,他們對於戰船的定義比較簡單,除了必須要有足夠的威懾力之外,肯定是要有人力船槳可供驅使的動力,不能是完全依賴於船帆。

    柯克帆船並不是一種完全依靠船帆的船隻,但是漢部的造船能力有限,顯然是沒有辦法建造過於複雜的船隻,而事實上它設計的時候就是作為運輸船而非戰艦。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