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40章:“攪屎棍”的天然職責(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9806更新時間:2019-01-29 00:20:52

    百濟背信棄義在先,漢部被動反擊在後。這個程序怎麽也不能給忘了!

    人在心理上都有追求複仇的**,要不怎麽哀兵必勝和正義必勝呢?

    理虧的一方則是會在心理上處於猶豫和彷徨的心態,幹什麽都會變得猶猶豫豫。

    所以,追求師出有名還真的是很有道理!

    站在正義的一方,再有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一開戰兵力處於弱勢一方的漢部士卒士氣方麵無需擔憂,他們武備精良又有心理優勢,方一接觸就是壓著人數占優的百濟軍在打。

    戰場之上箭矢交錯,士兵的兵器亦是揮舞成了一片,已經確定要軍功授田的漢部士卒眼裏,百濟軍就是一個又一個會走動的軍功。

    百濟目前處於半奴隸半封建的時代,有功勞是屬於貴族老爺,死人卻是要奴仆去死。

    沒有錯,百濟可沒有平民那麽一,隻有管理者和奴仆的區分。他們不分郡縣,國內有成千上百個“道”,道下有“邑落”,各由“豪民”管理,邑落內的“下戶”,皆屬奴仆。

    不管是武備配置,還是在心誌士氣上,漢部這邊完全勝於百濟,刀盾兵在前,長矛兵拾遺補漏,整個戰場態勢就沒有因為百濟人多而占到什麽便宜。

    鬥阿已經砍死了四個百濟軍,他還有多餘的功夫可以停頓下來將級割下,穩穩當當地係在腰間,導致每每走動就是腰間有四顆血淋淋的頭顱跟著甩動。

    戰場之上割下敵軍級已經成為漢部將士的作戰習慣,他們會在每每的邁步中留下身後的一條血路,血自然是來自腰間頭顱滴下。

    麵對那樣的敵人,百濟軍的奴仆兵想不驚心膽顫都不行。他們自認已經夠野蠻了(實情),可也就是在戰後才會處置敵軍戰死者的遺體,大多是砍下腦袋做成京觀什麽的(半島傳統),沒想是遇到一幫更野蠻的,竟是戰場上就迫不及待割腦袋。

    任誰看到腰間懸著己方士兵頭顱的敵軍都會心生想法,那些頭顱很可能就有誰認識,甚至可能是他們的親戚什麽的,有膽子有怒氣上去搏命的再被殺掉,剩下的就該是膽者居多,膽鬼的退縮再影響到尚餘勇氣的人,波及就那麽產生了。

    就是在百濟統軍將領還想再挽救一下不利的戰場情勢下,等待左右兩翼有敵軍像是鉗子一般地夾擊,百濟軍沒有任何意外的潰敗了。

    “別殺了,抓人!”

    不知道是誰先喊了那麽一聲,麵對崩潰掉在百濟軍,漢部士卒開始進入了捕奴的模式。

    起來也是挺無趣,漢部與高句麗交戰的時候,盡管高句麗部族軍也是沒有統一製服,可至少協同上麵還是有。百濟軍?不止是製服混亂,連協同能力也是夠亂,結果是出現一成左右的傷亡直接崩潰,讓戰場進入了“垃圾時間”。

    “將軍請勿以此戰結果輕視百濟。”公孫白比較莊重地:“酋長手中有三萬王族軍,不等等閑視之。”

    話講得明白點就是,漢部擊敗了一萬由部族湊出來烏合之眾,真正的精銳沒有被漢部碰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