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07章:最後嚐試(下)(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0040更新時間:2019-01-29 00:21:01

    親們,求點推薦票,也請訂閱,拜托!

    …………

    騎兵作戰並不是那麽簡單,要前提是戰馬需要足夠的熱身,等待熱身之後才能進入最佳的衝刺狀態。 WwW COM

    顯然,姚家騎兵才活動不到一刻鍾,看戰馬的呼吸節奏和流汗狀況,戰馬地奔跑一刻鍾很難完成熱身。

    不管是不是熱身好了,戰局有需要的前提下,幾段急促的號角聲中,率隊的羌族軍官隻有帶頭轉向。

    現羌族騎兵即將攻來,漢部這邊敲響了緊促的戰鼓聲,軍官不斷呼喝著軍令。

    作為應對的是長矛兵開始組織槍陣,他們的長矛長度約是四米,矛頭被半斜著指出,矛底部緊緊地杵在地麵。一杆又一杆的長矛半斜著豎出去,看去就是一排排密集的尖刺之林,步兵曆來就是用緊密的隊形抵擋騎兵,那是從上古先秦時代就傳下來的戰術。

    長矛兵身後的弓箭手亦是在布置箭陣,他們大概是一個隊五十人為一個箭陣,再由眾多的箭陣組成一個大箭陣。

    被人牆擋住的車弩部隊,一聲聲的軍令聲中被擺布起來,器械兵緊張又快地調整車弩,他們聽從軍令將射擊方向和角度一再調整。

    車弩除了因為劉彥的建議被撞上絞盤加快裝填度,其餘沒有太特別的地方,甚至隻是單射車弩,那是漢部沒有掌握再過高深的技術,有心研究雙射或是三射,乃至於是三射以上,可惜的是暫時沒有太多的成果。

    步兵一旦組成嚴密陣型,騎兵肯定不會直愣愣就撞進去,騎兵該做的是不斷地進行襲擾。

    羌族騎兵當然知道自己該做什麽,他們在號角聲中不斷拉開彼此的距離,能夠騎射的騎兵逐漸成為前鋒,拿起了角弓進行搭箭。

    “射!”

    卻是漢部的弓箭手先行射箭,這一次采取的是一次性的覆蓋。一輪射箭之後,羌族騎兵的前鋒不斷有人或馬中箭重重地摔在地上。

    事實上就是步兵射出的箭矢會比騎兵遠,那是一件極為簡單的道理,騎兵的角弓受於弓弦的原因大概就是能射七十步到八十步,最大的殺傷力僅是三十步左右。步兵的弓可以射百步以上,最大殺傷範圍該是達到五十步?

    在過去的曆史上生過太多騎兵難以進攻組成嚴密陣型步兵的例子,最為出名的是李陵率軍五千被圍困,結果是被匈奴且鞮侯單於以三萬騎兵圍困於兩山之間,李陵以輜重車組成簡易的車陣,是直至李陵軍將箭矢消耗完畢才投降。而在投降之前,李陵軍消滅的匈奴騎兵達到了驚人的一萬以上。

    出城而戰的漢部軍隊沒有車陣,可組成長矛陣其實也不賴,再有就是幾輪齊射之後,弓箭手再次進行波段射擊,羌族騎兵最後連靠近都不敢,隻能是於漢部弓箭手射程之外遊弋。

    “太荒謬了!”姚蘭既是驚恐又是鬱悶:“竟然會這樣!”

    其實,不然還能是哪樣呢?騎兵是能夠克製步兵,但除非是甲騎具裝,不然騎兵從來都隻是在調動敵軍步兵,使得敵軍步兵移動中出現混亂,等待敵軍步兵的陣型亂掉也不再是密集陣型,騎兵麵對才能揮出該有的威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