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49章:正式起兵(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9446更新時間:2019-01-29 00:21:10

    潼關設於東漢末年,它位於關中平原東部,雄踞秦、晉、豫三省要衝之地。WwW COM潼關的形勢非常險要,南有秦嶺,東南有禁穀,穀南之內長期擁有諸多城池;北有渭、洛二川會黃河抱關而下,西近華嶽。周圍山連山,峰連峰,穀深崖絕,山高路狹,中通一條狹窄的羊腸道,往來僅容一車一馬。因此,潼關乃是軍事要地中的要地。

    曉關位處霸水下遊,北麵是連綿的塚嶺山,西邊是藍田,南麵為盆地,東麵是上絡之地。它的建立時期很難清楚,該是在曹魏時期始置,經過西晉的加固,到了匈奴劉氏趙國後期又一再被擴建,形成雄關。

    實際上曉關後麵還有一個藍田關,不過因為前麵有一個曉關的存在,導致藍田關的重要性不斷下降,藍田關年久失修之後已經是處於半廢棄的事實。

    石虎讓冉閔隻帶一萬部隊,冉閔還真的就帶了一萬的部隊,除了部隊不是還要民伕嗎?沒有誰規定一萬的部隊限製帶多少民伕,那將近二十萬的民伕不算過份吧?

    看二十萬民伕的構造,約是十四萬青壯,餘下就是老弱婦孺。再看冉閔軍攜帶的輜重,畜力車過三萬輛,糧秣至少有七萬石,另有一些軍械、布匹和雜七雜八的東西。

    三萬輛畜力車,它們由四萬多匹馬和兩萬頭牛拉動,作為後備還有將近一萬匹馬和四千多頭牛。牛不用了,馬其實有一部分是戰馬,之所以由戰馬拉車完全是出於偽裝。

    冉閔與漢部的交易的兵器比較雜,大部分是槍頭、戰刀、箭鏃,少量的戰劍和馬槊,近戰兵器合起來數量達到八萬,箭鏃數量為二十五萬。甲胄方麵鐵甲一千八百副、皮甲三千副。而這是後麵一期的交易,沒有算上之前的兩年。

    雙方交易中,食鹽和鹹魚的數量最多,多到冉閔提供給本部之餘還能大肆向外販售,是冉閔近些年來的重要財帛來源。

    “交易給我們的那麽多,劉彥手中的數量可想而知。”冉閔滿是羨慕地:“短短四年從無到有,難以想象怎麽展才有如今的實力。”

    “正是!”王簡慢悠悠地:“很多事情不是傳聞,劉彥手中甲士真的有上萬之多,那還是一開始的數量,現如今至少會有兩萬,那是各個國家舉國之力都難以辦到的事情。不止是步卒甲士,甲騎具裝亦有上萬之多!”

    劉彥手中的甲士沒有兩萬那麽多,該是隻有五千不到的樣子,畢竟後麵沒有再“召喚”劍士,倒是非係統的甲士數量持續增加。

    甲騎具裝指的是具裝重騎,劉彥手中真正的具裝重騎數量僅有一千五,也就是那支虎賁軍,其餘的係統騎兵就隻有人有套甲,馬匹並沒有甲胄防護。

    當然了,任何一個勢力有多少數量的什麽兵種,哪怕是該勢力也隻會有一些核心人員知道,外部更隻能是依靠猜測。

    “他們還有強弩兵和連弩兵。”蔣幹的是泰山郡之戰時,漢軍新出現的兵種:“之前藏著掖著,是與鄧恒交戰才暴露出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