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30章:驕傲的理由(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9554更新時間:2019-01-29 00:21:27

    劉彥調兵北上增援必然是會牽動大局,統兵駐紮於東平郡邊緣的孫伏都和豫州刺史劉闓怎麽會對漢軍的調離無動於衷?他們皆為統兵之輩,哪怕不是為了姚弋仲而是為了自己,必然也是要趁機進兵。  WwWCOM

    孫伏都又得到樊坦的增援,率眾九萬進逼東平郡,與漢軍會戰於範縣(現代梁山西北方向)。

    劉闓則是聚攏豫州諸郡縣之兵,攏共十三萬出昌邑渡過濟水(支流),與漢軍在金鄉爆大戰。

    在東平郡的漢軍一直以來隻有五萬,戰兵僅是三萬,餘下兩萬算是輔兵。東平郡的漢軍主將為桓溫,行軍長史為謝安,又有鍾會、李洪、蓋聶、陳家巨、王永等戰將,傭七千騎軍戰兵和兩萬三千步軍戰兵。

    桓溫那一路是以防禦為主,先前攻占東平郡就開始構建工事,得益於劉彥將東平郡視為下一階段西麵屏障的考慮,原先的郡府須昌重新修繕,又構建了大批的“城堡”,甚至子城也是建了一座。

    須昌完全就是按照類似於下密的防禦級別在弄,盡管隻是得到三個多月的緩衝期,但耐不住那幫“農民”對於建城真的相當拿手,又有劉彥不惜血本的調動資源,工事已經是初具規模。

    桓溫本來是應該拒城而守,但他認為不到萬不得已不能堅守不出。

    謝安考慮了桓溫的意見,親自查探之下認為泒子河邊上的範縣是一個好戰場,桓溫也就率領全數的騎軍和兩萬戰兵出戰,留下一萬戰兵和全部的輔兵防禦須昌。

    漢軍戰兵就真的是脫產者,全年隻需服役,戰時聽調出征,非戰時則是專司操練。

    脫產的全職戰兵與兵農合體的士兵不可一概而語,凡事就是講個熟練,平時什麽事都不幹隻是訓練殺人技巧的戰兵與閑暇時才操練一下的士兵,兩者的差距就存在於那裏。

    此時,桓溫就率軍與孫伏都所率的石碣趙軍相隔兩裏。

    漢軍這邊隻是偶爾響起戰馬的嘶鳴之聲,其餘兵士皆是沉默以待。他們大多數是五年前被劉彥親自率兵所救,先是經過精神上的洗禮,後麵的生活中又深知軍人的社會地位,再來就是劉彥給予他們新生,可以是劉彥然的死忠。

    真正算起來的話,桓溫還是第一次獨領一軍,此前在東晉~朝~廷那邊不是作為文官,就是給某個誰當助手。

    “安石啊,隻有獨領一軍,才知道漢軍的強大。”桓溫內心的感概無比之多,情不自禁會拿漢軍與晉軍相比,道:“如此軍隊,五千可抵得上三萬的晉軍。不是兵器或甲胄,是士兵的意誌和求戰之心。”

    謝安深以為然的點頭,不是看不起晉軍才會認為一名漢軍士兵抵得上六名晉軍士兵,裏麵有兵器和甲胄的差距,更多的是精神麵貌上麵的不同。

    “若是晉軍也采用二十等爵……”桓溫遲疑著問道:“會生改變嗎?”

    “必然是會有改變,求戰之心必然上漲,隻是……”謝安苦笑著停了一會才繼續道:“隻是精神上會起到一些變化,可素質上的差距還是很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