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60章:石破天驚(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9536更新時間:2019-01-29 00:21:35

    耗時日長的建國準備最為重要的其實隻有那麽幾,第一焚表和封賞,此後連續的五都是大宴,到了第六劉彥又需要沐浴淨身吃清淡食物連續三,到了大典的第九才是重頭戲。 WwW COM

    華夏文明有權利祭的其實隻有最高領導人,其餘人根本就沒有其資格。祭裏麵包含的禮儀挺多,祭祀的也不光是隻有昊上帝,三皇五帝也是需要進行必要的供奉,再來則是君王祖先應有的血食。

    炎黃廟的存在不止是祭奠炎帝與黃帝,就好像是中國的寺廟裏麵不止有一尊神的道理一樣,寺廟裏麵既有菩薩體係也有羅漢體係,還不能耽誤信眾將道家三清等等諸神也供奉起來。

    原本炎黃廟是要被建設在黃1島1區,後麵取消了工程改到了對華夏文明一樣有重要意義的泰山。

    炎黃廟的建設投入比劉彥的宮城還大,導致的是所謂的宮城隻有一個殿能撐場麵,倒是炎黃廟的祭祀主殿群已經建設完畢。

    華夏文明在進行重要祭祀的時候必然是需要有鼎這麽一個東西,鼎對華夏文明的意義非常深重,早些時候是彰顯國力,畢竟鑄造鼎不但耗費龐大數量的銅,還得有足夠的蜂蠟,國土又沒有資源,工匠能力也不足,類似的國家根本造不出一個像樣的鼎。

    漢國建造炎黃廟一直是被封鎖消息,直至劉彥率隊將要離開臨淄前往泰山,不知情的那些外國使節感到非常詫異。

    “漢王是建立了國家,可是哪來的底氣要去泰山封禪?”

    “是啊,若真的封禪可就要貽笑大方了!”

    “不會真的是要封禪吧?”

    君王出行,儀仗鮮明且顯得隆重,光是扛旗的軍士就有一千二百,他們扛著的旗幟是一種由上往下垂的款式,三角形的旗幟也不算少,偏偏就沒有類似於現代的那種旗幟。

    作為讓君王代步的車輦,它長八米寬六米,由十二匹健馬拉動。真實情況是,該車輦裝上了車軸,連帶彈簧係統也是弄了,要不乘坐馬車可不會比騎馬舒服。為了搞彈簧可是費了劉彥老大的勁,結果是意外地連拉絲都給做了出來,漢軍想要鎖子甲什麽的不再成為難題。

    從臨淄到泰山有兩種選擇性,第一種是由淄水乘船到萊芙登6,這一路線會比較舒服和節省時間,但偏偏這一次不是行軍也不是單純意義上的趕路,所以隻能是選擇第二種的走6路。

    從臨淄到東平郡前線的道路一直是在建設當中,目前修建好的路段僅是到臨淄西南方向的般陽,全路段的長度接近一百五十裏(直線為一百二十裏)。

    按照先秦時期的經驗,劉彥在建設國道級別的道路時一樣采取寬度至少八丈,也就是能夠容納四輛四駟馬車並行,局部區域看地形再擴寬道路。

    漢國的國道規格有其標準,比如講究左出右入,也就是像現代那樣的左右行道,中間則是留有“禦道”,但這個禦道最大的用處並不是專門給君王走,是用於軍隊出征才顯示最大的功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