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31章:有必要冒險嗎?(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2078更新時間:2019-01-29 00:21:50

    粗魯一點的講,漢國身上現在可都是粘滿了屎尿,沒擦幹淨之前多做那是多惹腥臊,沒有把中原收複,乃至於是沒有解決遼東、關中和西北,南下屬於不恰當行為。  Ww W COM

    漢國對於那些胡人之國可以使盡任何手段,對於同樣族裔的勢力則不行,關於到人口的接納和吸收,更是內部矛盾不好處理。因此而言,漢國在對待張氏涼國和東晉朝廷的時候,可以是從官麵上進行打擊,卻是不能像征討胡人之國那樣肆無忌憚。

    南方的世家多到難以想象,要怎麽去對待那些世家到目前為止漢國都沒有拿定一個主意。全部殺掉絕對不可能,殺一部分拉攏一部分又有大多數漢國高層不願意,畢竟利益就那麽多,自己人分配都不夠,憑什麽讓出利益?

    “所以,隻有解決中原、關中、東北、關中等地,才能全力南下。”劉彥已經率軍出,他們的目的地是濟北郡。他當然是乘坐在王輦之上,與之話的人是王猛:“我們目前麵對的局麵非常複雜,要與官方征戰,又要對付各地豪強,實際上兵力並不足夠。”

    王猛給劉彥已經當了近一年的秘書郎,確定的是冬季就會下放到地方做一任縣長,會在地方上幹多久取決於他的政績。

    他們從奉高出,走的是汶水一線,6地上近七萬大軍,水路上舟船戰艦密布,儼然就是一副浩浩蕩蕩的模樣。

    今次隨行的官員眾多,左右丞相隨駕而行,九卿也是,再來就是眾多中層官員。畢竟國家的君王親征,劉彥又沒有監國太子之類的人,國家的大事肯定是會匯集到王輦。

    季節已經臨近秋季,而秋季是主殺伐的時節,漢國明確拒絕了慕容燕國可能的和平,對待石碣趙國要贖回姚弋仲也是拒絕,僅僅就是應允東晉朝廷會放回褚裒,對待其餘國家則是顯得平淡。

    漢國越是表現出不懼舉世皆敵,各國對漢國越是不敢造次,一些想要與漢國結盟的國家則是顯得更加熱切。所以,有些時候氣勢真的相當重要。

    “石碣沒有具體國策,看現狀是沒有準備好久倉促爆大戰。鮮卑燕國先前滅掉眾多國家和部落,陷入平叛以及四處征戰的泥潭。”王猛做劉彥秘書郎的好處有許多,其中一點就是對下大勢更加了解:“大漢是有備而戰,糧秣和兵甲器械不缺,兵源雖稍有不足,卻處於國力上風。”

    就是這樣的道理,漢國強就強在國力上麵,完全沒有當慫貨的必要。漢國非但不能表現得心虛,更是要保持一如既往的強硬,越是這樣國家的民心士氣越高,敵國就會越沒有底氣。

    以前劉彥不知道胡人的國家是怎麽個操作方法,幾年過去其實基本上有了了解。胡人確確實實沒有行事國策,大多數時候是拍著腦袋就幹一件事情。不但是胡人的國家,事實上哪怕是華夏文明的國家也有類似情況,差別就在於至少會有一些準備。

    石虎本來是要去關中,期間卻是去了濮陽郡戰場,等於是中途變卦。個人想要幹一件什麽事情中途而非沒有多大關係,國家卻是不能前一刻要做什麽,下一刻卻是中斷去幹別的事情,會造成之前的眾多準備失效,新的事情又要從頭再來。而國家層麵的事情都不會顯得簡單,中途變卦對於國家來講會顯得倉促,更是容易引變局。

    漢國的國力是強得一點道理都沒有,不但是有係統方麵的因素,與國家管理也有重大關係,再來就是民心思想的問題。

    不談係統上麵的助益,且先來談漢國民間的主流想法。漢國的人口來源是解放和拯救,所有人皆是經曆過悲慘的動蕩,他們有了一塊環境安穩的生活地皮所想的就是生產,並且在生產熱情上麵絕對高漲。

    漢國絕大多數人口是處於集體農莊的管理模式,國家執行的是耕戰國策,軍隊並不大肆征兵的前提下,努力生產期待獲得爵位變成了唯一途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