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37章:流淌血管的殘暴(1/4)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2348更新時間:2019-01-29 00:21:51

    “急三段輪射!”

    “諾!”

    空落下的箭矢猶如雨點一般的密集,挨射的是抬著木質盾牌推進的石碣趙軍。WwWCOM

    朝歌戰場的戰事已經進行了十七,先是桓溫與曹伏打,後麵石碣不斷有援軍抵達,桓溫所率的漢軍從攻擊姿態轉入到防禦姿態。

    縱觀整個戰場,漢軍的營盤是設立在朝歌城池的西側外十裏,是背靠北麵一條寬度約有四丈的溪水,南麵則是有一些丘陵。

    溪水的深度不一,最深的達到三丈多,最淺的卻隻是水及膝蓋,目前溪麵飄著不少的屍體,人和戰馬的屍體都有,可見石碣趙軍試圖從涉水攻擊漢軍的北麵。

    行軍作戰除了糧食最為重要之外,離不開的是水源的充足。而大實話,幾萬人的用水絕對不會少,光是依靠打井或是一些水溝肯定不夠,那樣一來任何一支軍隊不管是行軍還是建設營盤都會盡可能離充足可用水源近一些。

    華夏文明在建設城池聚居的時候也必然會考慮到取水問題,一般情況下就是在某條或大或的水係旁邊建城。這個就是為什麽華夏文明在上古時期是一河一江的起源,一些河流邊上的城池也會相對密集。

    桓溫在選擇建立營寨之初已經考慮到會被合圍,他們本身就有要被合圍的需要。

    在溪水邊上建立營寨有利於取水,還考慮到可以依借溪水作為屏障,比較可惜的是河床深淺不一,數萬人的營寨也不會,導致出現了一個必須麵對的問題,有些地方隻能靠遊或是舟、木排,有些地方戰馬卻能夠踩踏淺灘進行過溪攻擊。

    這一,色剛剛放亮,圍困桓溫所部的石碣趙軍又開始了四麵強攻。這樣的舉動已經連續了五,最開始的時候還出現過龍騰衛士的具裝步兵,龍騰衛士沒有突破才換上了看著像是雜牌的石碣趙軍。

    漢軍的營寨外圍,密密麻麻的拒馬被沒有規則的擺放,第二道防線是交錯的夯土低矮牆和壕溝構成,第三道防線則由木柵欄、夯土低矮牆、各式箭樓組成,再往內可以看到一些奇怪的建築。

    桓溫現在就站在一座占地約有三畝的建築陽台之上,他舉著單筒望遠鏡觀察戰場,嘴角帶著一絲的冷笑。

    奇怪的建築物其實就是係統的要塞。要塞攏共有四層,每層約是一丈半的高度,它們是被緊急建造起來,目前僅是有四座分別位於四麵方位,不過還在繼續建設,後麵會有多少取決於桓溫的意願和需要。

    已經完全被石碣趙軍圍住的漢軍營盤,外圍的石碣趙軍數量不會低於十三萬,屢次石碣趙軍動攻擊的時候,每一麵都至少會有一萬人馬,長久的交戰下來讓漢軍工事外麵變得一片狼藉,少不得是要有眾多死掉卻沒有收拾的屍體。

    “已經多少了,他們的箭矢怎麽看不出有告罄的趨勢?”石宣是真的感到茫然:“粗略估算,漢軍射出的箭矢數量不會低於十七萬了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