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56章:先南後北(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1884更新時間:2019-01-29 00:21:56

    漢國有登記造冊的人口數量是五百萬出頭,那是包含青州、徐州、兗州局部、豫州局部、遼東郡局部、冀州局部的數字,沒有將近期占領的地盤人口算進去。WwWCOM

    五百萬是將晉人以及歸化的胡人算進去,歸化胡人有將近四十萬,餘下則是漢家苗裔,這個數字沒有將奴隸算進去,算上奴隸漢國的總人口該是接近七百六十萬。

    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裏,漢國不會隻針對青州和徐州著重展,勢必要對全麵占領了的兗州進行建設,以最快的度來恢複中原的元氣。

    若是將那些沒有統計的地方算進去,漢國該是能夠再增加兩三百萬的人口,堪堪是接近千萬的數量,對於一個建立僅是六年的國家來講,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可以非常之迅。

    光是擁有人口而沒有建設無法得到國力的增漲,那麽恢複各地的農業就是要。

    農業牽扯到的事項非常多,去荒成田隻是第一步,灌溉係統的重新梳理才是重中之重,要不種子種下去而沒有水源莊稼也活不成。這樣一來的話,重新對一些灌溉水係進行修複就成了先期的必做之事。

    恢複農業隻是一方麵,農耕是出產,有了物品還得互通有無,使各種產出得到流通,也是為國家貢獻稅收。

    “青州各地沒有遭受胡人暴動的太大影響,隻是近期在鄉勞動的皆是老弱和婦孺,複蘇的度呈現急下降趨勢。”桑虞管的是內部的生產規劃和監控,對一些數據了如指掌,他:“我們本來計劃隻是大舉用兵一年,臣的意見是壓下國內胡人暴起之後,使勞動力回歸家鄉。”

    漢元朔二年的時候,漢國進行了三次大征兵,第一次征募二十萬,第二次征募三十萬,第三次征募了十五萬。三次的征兵抽掉了民間大量的青壯,征募的還是那一批最先納入漢國治下的人,對民間的生產體係確實是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現在漢國的版圖一再增加,實際上不止是有青州和徐州這兩個完整的州,兗州也是得到全麵光複。

    在豫州方麵,有部分的疆土是被東晉朝廷所控製,不過漢國卻掌握了十分之八。

    冀州因為是一直在拉鋸的關係,以河間郡和渤海郡為界,北邊是胡人掌控,南邊則為漢國所有。

    新一年攻下的疆土沒有計算什麽人口,更是別想從中得到什麽產出,相反是會一再耗費國力進去。

    目前漢軍的總數量非常龐大,元朔二年新征的六十五萬新軍,之前原有的十四萬野戰兵團,仆從軍以及奴隸軍的接近四十萬,再加上近期收納和整編的三十餘萬,總兵力差不多是一百五十萬。

    “國內逐漸穩固,釋放兵力回歸鄉野本是在計劃之中。”紀昌是左丞相,漢國沒有任命太尉,更沒有大將軍、車騎將軍、驃騎將軍、衛將軍,左丞相被分管了軍務,他也就有權對軍方的事務進行言:“北伐兵團的本部是十四萬,又有當地收編的青壯,這一邊的兵力數量不受限製。元朔二年新征的六十五萬,臣的意見是保留十萬作為地方郡縣兵,其餘歸鄉。仆從軍以及奴隸軍撤銷編製,不再接納非我族類。”

    紀昌沒有提到原有的野戰兵團,早先的野戰兵團是在征戰過程中不斷損員,到元朔三年的時候僅是剩下八萬的建製。

    漢國一直沒有邊軍這個體係,那是漢國的國境線還沒有穩定下來,再則是現在為漢國的開拓時期,不是劃線固防的節點,邊軍的存在屬於沒有必要,必須要有的是野戰兵團。

    後麵紀昌就提到了野戰兵團,他:“除開北伐兵團之外,將野戰兵團的數量維持在二十五萬是一個合適的數字。”

    漢軍的野戰兵團就真的是主戰兵團,一再改製之下已經確認一點,伍、什、隊、屯、曲的建製不變,該是有多少戰兵就是多少,到了五千人為一部的時候,步軍一部是四千二百戰兵,八百為輔兵,那麽就不再是每一名戰兵都有一名隨身輔兵,變成了擁有專門的輜重兵和服務兵種。騎軍因為比較特殊的關係,一部五千騎兵的同時,除開輕騎之外的其餘騎兵兵種相應輔助騎手依然保留。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