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65章:國情不相同(1/4)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2298更新時間:2019-01-29 00:21:57

    中原正在麵臨一場大變革,所指不但是劉彥統治下的國家正在橫空崛起,是一些製度上得到改變。WwW COM

    上古先秦時期政權能夠下到鄉裏,也就是亭裏製度,那個時候的亭長和裏正可有直接與當地的縣長或是縣令接觸,縣裏的政令也是直接下達到亭長或是裏正手中,三老承擔的責任更多是調解鄉間矛盾沒有執法權。到了西漢初期,政權製度其實也能夠直達鄉間,是由東漢時期成為豪強政治才演變成為皇權不下鄉。

    不管是曹魏還是司馬1晉,隻是從豪強政治轉變成為世家政治,實際上中樞可以直接遙控的權力到了郡一級也就終止,再往下是由當地的世家來進行執法和治理。通常這種政治體係都會呈現一個現象,那就是國家極度缺錢,擁有自己土地的百姓遠比想象中要來得少。

    中原曆經胡人數十年的肆虐,土地上麵其實並沒有明確的歸屬,也就是地契什麽的壓根沒有用,是誰的拳頭大就能占據更多的土地。胡人對於農耕沒有什麽熱情,滿腦子想的是將土地重歸於荒蕪,長滿雜草提供放牧,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放馬中原。

    漢國崛起,漢軍攻克並光複一個又一個郡縣,每一地的土地實際上僅是很少才是有主之物,更多的土地不但荒涼且是沒有主人,或者石碣趙國就是那些土地的主人。

    土地沒有主人對於一個新興崛起的國家是好事,可以不受到任何幹擾來進行自己的規劃,比較大的作用是作為功勳賞賜用,不使這個新興國家缺少封賞有功人士的土地,走上了曾經秦帝國的老路。

    劉彥一直在控製個人對土地的持有數量,在做的是使土地讓更多的人持有,不是集中在絕對少數的一些人手中。

    漢國執行二十等爵製度的前提下,均田自然是不能做,絕對的公平其實就是不公平,要不拚死拚活的人得到的是那麽多,什麽都沒幹的人也是得到相應的東西,努力又有什麽用?

    因為相關國策的原因,謝道韞與家族侍女、武士會合後,由高平率一千騎兵繼續北上,一路上走走停停看到最多的除了荒地之外,有人聚居的地方更多是百姓在給官府耕田。

    “那麽漢王就是最大的地主,沒有私有土地的人實際上就是漢王的雇戶。”謝道韞的就是合作公社製度下,一個村莊被劃定多少土地,百姓開墾土地耕作,出產大部分歸於官府所有。她對自己的侍女謝蘭:“也許就是這樣的原因,漢軍才能常年擁有足夠多的糧秣作戰。”

    “漢國治下的那些人已經很幸福了。”謝蘭在講大實話:“南邊有無自己的田,景況都不好。”

    謝蘭是謝氏門閥的侍女,她有家人是在謝氏門閥之外生活,家中雖有田卻是不多,承擔的各項稅很重,一年勞作下來要給國家上稅,地方上也不能缺了雜稅,所得不會比合作公社下的漢國百姓收獲更多。

    漢國的合作公社,製度編製中的人吃喝穿都是出於公家,身處亂世能夠活命有安全保障既是幸福,再加上有吃有喝有穿就沒有什麽可以抱怨。漢**方征兵的兵源,主要征募對象是合作公社下的青壯,能夠參軍入伍是漢國成年男子的期盼,入伍不但意味著擁有私人田地,還有了一條對於普通人來講最簡單的上進道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