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80章:國已不國(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2218更新時間:2019-01-29 00:22:00

    晉室衰弱,可是下間的讀書人尤其是世家依然大部分視之為正朔。理由其實簡單到可怕,那是由屁股來決定腦袋思想的一個定律,屁股坐在哪裏可以得到更大更多的利益,然上就會進行靠攏。

    一度有那麽個時候,在讀書人的各種觀念下,入主中原的胡人也將晉室視作正朔,胡人是占了晉室的地奴役晉人,一方麵又對晉室的冊封很感興趣,結果是但凡有點身份的胡人大多數是晉室冊封的官員,也就拓跋一族對這個才沒有什麽興趣。

    漢國的崛起有一段時間令下的讀書人有些無所適從,直至漢國表現出不待見老牌世家,漢軍每到一地必然重新洗牌,等於是逼迫那些世家提前進行站隊,要麽是犧牲家族利益融合進入漢國,再來就是使用各種手段阻擾漢國對版圖的吞並。

    中原的人會對漢國的強勁崛起更有直觀印象,封閉的蜀地對漢國大多是來自道聽途,蜀地的世家知道漢國很強,可是他們對於漢國有多強沒有親眼目睹,保證家族利益的前提下必然是要掙紮一番。

    在常璩和龔壯的觀念中,東晉朝廷才是比較強大的那一個,他們哪怕知道新晉崛起的漢國打得石碣趙國退避隻剩下兩個州,也不願意承認漢國的強大。他們就是聽東晉朝廷已經虛弱到一定份上,也隻會一廂情願地相信自己根深蒂固的判斷,那就是東晉朝廷依然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還有一點,今一次入侵李氏成漢的漢軍合起來隻有六萬不到。這個數量真心讓常璩和龔壯無法感受到強大的一麵,哪怕是漢軍一路攻城拔寨而來,那也隻是明李氏成漢的軍隊太弱。在他倆的世界裏,強大的國家用兵起碼就是該十萬以上,少於這個數量都不算強大。

    李氏成漢的漢中郡顯得岌岌可危,類似的消息還沒有傳到宕渠郡。

    從巴東方向入侵李氏成漢的殷浩所部,他們受於雨季的關係暫時停頓下來,常璩和龔壯還沒有能夠親眼看一下漢軍的兵鋒。

    “子偉是在野……”常璩稱呼著龔壯的表字,一臉殷切地:“便由子偉前往建康,如何?”

    常璩的正職是散騎常侍,副職是李福的幕僚,很明顯是無法脫身離開李氏成漢前往東晉朝廷。

    “也好。”龔壯答應得十分痛快,道:“壯走都江堰入靈渠的水路。”

    蜀地的世家其實不多,最有實力的蜀地世家與東晉朝廷的世家相比起來也就是到二流的階段,眾多的世家在漢國入侵前已經形成共識,李氏成漢注定要亡就引晉軍入蜀,常璩作為一個有名望的人,一些事情是由他親自主持。

    後麵常璩和龔壯又談到了一些事情,該怎麽來出謀劃策讓李氏成漢的軍隊竭力抵抗漢軍,為晉軍的入蜀爭取更多的時間。再來是兩人不得不談到關於王嘏的事情,與兩人相同的是王嘏也是投降派,不過王嘏並不是“哈晉派”,是站在保住李勢一家子的立場上。

    李氏成漢目前的投降派真心不少,尤其是解思明、馬當、等等一些國之幹城冤死之後,看不到國家未來前提下,誰都有屬於自己的心思。

    王嘏與常璩交情不錯,最近的一封來往信件中提到了漢軍的進軍速度,給了常璩很強的危機感。

    龔壯是在隔就出發,他在水路輾轉了一個多月,倒是相對順利地荊州轉走陸路。他覺得奇怪的是,沿途看不到晉軍水師,倒是漢軍的艦船經常能夠遇到,而漢軍設立關卡僅僅是進行一些排查,登記身份之類的就放行。

    荊州給予龔壯的印象很矛盾,各地百姓似乎絲毫不關心即將爆發的戰爭,世家層麵上則是一派緊張。

    “唔?”龔壯入了荊州一定是要找熟人,到了地頭雖然被好生安置卻沒能見到該家族的家主:“長生去了長沙?”

    很明顯“長生”是某個人的表字。

    招待龔壯的是張家的家老,也就是管家。管家認識龔壯,知道與自己的家主是知交,解釋道:“國丈在全麵動員,所有世家皆要出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