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85章:可會獵於淝水西岸(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2314更新時間:2019-01-29 00:22:01

    漢軍南下的聲勢並不顯得浩大,至少是比前些年間石碣趙國南下的動靜相比要非常多。

    今一次漢國決定入侵東晉朝廷有著諸多的原因,主要是漢國在與石碣趙國交戰時,東晉朝廷多次作為主導四處奔走聯係諸胡聯合,甚至是趁漢軍與石碣趙國決戰之際偷襲後方,更多的時候是漢軍每進攻石碣趙國某個州都會有晉軍出來撿便宜,甚至是嚴重到東晉朝廷利用輿論優勢不斷挑撥漢境安穩。

    世人眼中,漢軍之所以南下隻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關於正朔地位的爭奪,哪怕是東晉朝廷之內的各門閥和世家都是那麽想,並不認為會是一場滅國之戰。

    漢軍分為三路逼近動靜朝廷的國界,東麵以江都為中心威逼揚州,中部部分是以汝陰郡為屯兵點逼近壽春,西邊則是以南郡為屯兵點擺出進逼江州的架勢。

    其中以汝陰郡的漢軍數量最多,徐正親率十一萬已經連克數城距離壽春僅是二十裏,先後攻克渦口、平阿、下蔡和馬頭,他們是隔著淝水與防禦壽春的晉軍隔江相望。

    江都部分的漢軍不算艦隊隻有四萬陸軍,以謝艾為主將,他們多次進攻之下已經摧毀晉軍水師在長江的駐地京口,嚐試多次登陸作戰暫時被多達三十餘裏的縱深攔住。

    汝陰郡的主將是桓溫,後麵從草原歸來的謝艾被委任為副將。這一部分的漢軍僅有三萬,他們目前階段是已經打到雲夢澤,下一階段該是進軍南平郡。

    因為建康那邊有三十裏縱深的防禦鏈,還是東晉朝廷同差不多四年時間建立起來的防禦鏈,再加上這一邊可登陸作戰的漢軍數量僅是四萬,朝廷並不認為會是漢軍的主攻方向。

    南郡那邊的漢軍數量更少,僅是三萬的樣子,再來是南郡距離東晉朝廷的都城有些遠,那麽這一路的漢軍一看就是屬於偏師。

    倒是汝陰郡的漢軍數量眾多,率領大軍的還是漢國的征南將軍徐正,導致世人普遍認為漢軍的主攻方向就在這邊。

    經過一兩年的全力備戰,東晉朝廷的正規軍編製從二十萬增加到了三十六萬。

    東晉朝廷在三十裏縱深那邊擺下了十萬,會有這麽多是這邊是建康的門戶,哪怕漢軍在這邊擺下的部隊不多,可著實不能再少。

    剩下的二十六萬,有十五萬是讓謝石作為統帥屯駐壽春以及周邊,剩下的主要是分布在揚州,部分是散布在江州。對於東晉朝廷來講,國土之大卻精華不多,荊州本是精華部分,可是與揚州相比起來就顯得次要。

    因為不覺得漢國的入侵是一場滅國之戰,東晉朝廷的主流觀念是隻要將揚州牢牢守住就可以了。要是能夠在揚州這邊擋住漢軍的兵鋒,其餘淪陷的疆域遲早是能再多回去,一旦揚州完蛋其餘各州也根本就不用守了。

    謝石的防禦手段很現實,隔著淝水在南岸周邊的有利地形構築防線,其中又以八公山這一道防線最為重視。在淮南部分則是散出一些兵力利用舟船機動,有可能的話就襲擾一下漢軍,倒是現在這一邊戰事相對激烈的位置就是在淮水、潁水、淝水的眾多支流邊上。

    東晉朝廷已經發現揚州東麵的海麵上經常會出現漢國的船隻,他們能夠想象得到漢軍是打算登陸作戰,可是講真話是未必有多麽重視,原因是他們認為海岸線的漢軍哪怕登陸也隻能是襲擾和破壞,壓根就無法起到更大的作用。

    從壽春城頭看向北麵,群山攔住視野無法看到漢軍的營寨,夜間卻是能夠看到雲層被火光照映,可見漢軍的營盤是有多大。

    謝石將庾翼邀請到八公山。他還沒有從庾翼嘴巴裏得到答案,庾氏一族究竟是靜觀或是跳反,庾翼被問及時總是微笑而不講話。

    八公山是由眾多的大峰巒組成,它是大別山的餘脈之一,山脈南北走向延伸,山峰的海拔大多在一百米到兩百米左右,有人數過是有四十來座峰巒,最高海拔為二百四十一米的山峰叫白鄂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